52歌赋>汉语词典>改土归流在词典中的解释
gǎiguīliú

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读音为 gǎi tǔ guī liú。意思是: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政治措施。明代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废土司制度,设贵州布政使司,下置八府。清代中央政府在云、贵、川等省大力实行以中央任命并可随时调换的流官代替土司管辖地方的措施,即改土归流,使原土司地区的地方行政与内地趋于一致。

繁体改土歸流

拼音gǎi tǔ guī liú

注音ㄍㄞˇ ㄊㄨˇ ㄍㄨㄟ ㄌㄧㄨˊ

词语解释

  • 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政治措施。明代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废土司制度,设贵州布政使司,下置八府。清代中央政府在云、贵、川等省大力实行以中央任命并可随时调换的流官代替土司管辖地方的措施,即改土归流,使原土司地区的地方行政与内地趋于一致。

    网络解释

    • 改土归流
      1. 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
      2. 改土归流是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改为政府官员管理方式。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朝廷中央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改革后,还是有些土司掀起叛乱,最大规模的是乌蒙土司的叛乱。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