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汉语词典>鲁迅在词典中的解释
xùn

鲁迅

鲁迅读音为 lǔ xùn。意思是: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留学日本,先学医,后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在北京大学等校任教。1918年参加编辑《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创作小说《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1926年因支持北京女师大学生运动,遭反动当局通缉,先后在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辞去教职。1930年在上海发起成立左联。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曾主编《奔流》、《莽原》、《萌芽》等文学杂志。九一八

繁体魯迅

拼音lǔ xùn

注音ㄌㄨˇ ㄒㄩㄣˋ

词语解释

  • [Lu Xun](1881.9.25—1936.10.19)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1898年进南京水师学堂,第二年改入铁路矿务学堂。1902年赴日本留学,曾在仙台学医。不久弃医从文,加入革命团体“光复会”。1909年归国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书。1912年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工作,后随政府迁北京。新文化运动兴起,鲁迅于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编委会,同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抨击家族制度和礼教弊害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又陆续写了《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1920年起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讲课。参加领导“语丝社”,主编《莽原》等刊物。继续发表作品,编成小说集《彷徨》和杂文集《华盖集及其续编》。1927年1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10月以后定居上海。参加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时主编《语丝》。这几年发表的杂文,编成《而已集》《三闲集》。1930年参加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遭到国民党通辑。在这前后领导左翼文艺界。对国民党的政策提出强烈抗争。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宋庆龄等营救被捕的革命者。1936年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从参加左联到病逝上海,写的杂文更多,共有《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八个集子。1936年10月19日病逝。作品编为《鲁迅全集》二十卷

    网络解释

    • 鲁迅 (文学家、思想家)
      1.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词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