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国学名著>舊五代史>第十一章 卷十一 梁書十一 后妃列傳第一

《舊五代史》第十一章 卷十一 梁書十一 后妃列傳第一· 薛居正等

案:梁后妃傳,永樂大典闕全篇,其散見者僅得四條。今采北夢瑣言、五代會要諸書分注于下,以存當日之事蹟。

  文惠皇太后王氏,開平初追諡。永樂大典卷一萬三千三百五十二。太祖性孝愿,奉太后未嘗小失色,朝夕視膳,為士君子之規範。帝嚴察用法,無纖毫假貸,太后言之,帝頗為省刑。永樂大典卷一萬七千一百七十。案北夢瑣言云:梁祖父誠早卒,有三子俱幼。母王氏,攜養寄于同縣人劉崇家。昆弟之中,惟溫狡猾無行,崇母撫養之,崇兄弟嘗加譴杖。一日,偷崇家釜而竄,為崇追回,崇母遮護,以免扑責。善逐走鹿,往往及而獲之。又,崇母嘗見其有龍蛇之異。他日與仲兄存入黃巢軍作賊,伯兄昱與母王氏尚依劉家。溫既辭去,不知存亡。及溫領鎮于汴,盛飾輿馬,使人迎母于崇家。王氏惶恐,辭避深藏,不之信,謂人曰:「朱三落拓無行,何處作賊送死,焉能自致富貴?汴帥非吾子也。」使者具陳離鄉去里之由,歸國立功之事,王氏方泣而信。是日,與崇母並迎歸汴。溫盛禮郊迎,人士改觀。崇以舊恩,位至列卿,為商州刺史。王氏以溫貴,封晉國太夫人。仲兄存,于賊中為矢石所中而卒。溫置酒于母,歡甚,語及家事,謂母曰:「朱五經辛苦業儒,不登一命,今有子為節度使,無忝前人矣。」母不懌,良久謂溫曰:「汝致身及此,信為英特,行義未必如先人。朱二與汝同入賊軍,身死蠻徼,孤男稚女,艱食無告。汝未有恤孤之心,英特即有,諸無取也。」溫垂涕謝罪,即令召諸兄子皆至汴。友寕、友倫皆立軍功,位至方鎮。

  元貞皇后張氏,乾化中追諡。永樂大典卷一萬三千三百五十二。案五代會要:太祖皇后張氏早崩,開平二年,追封賢妃,至乾化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追冊曰元貞皇后。又,北夢瑣言云:梁祖魏國夫人張氏,碭山富室女,父蕤,曾為宋州刺史。溫時聞張有姿色,私心傾慕,有麗華之嘆。及溫在同州,得張于兵間,因以婦禮納之。溫以其宿欵,深加禮異。張賢明有禮,溫雖虎狼其心,亦所景伏。每軍謀國計,必先延訪。或已出師,中途有所不可,張氏一介請旋,如期而至,其信重如此。初收兖、鄆,得朱瑾妻,溫告之曰:「彼既無依,寓于輜車。」張氏遣人召之,瑾妻再拜,張氏答拜泣下,謂之曰:「兖、鄆與司空同姓之國,昆仲之間,以小故尋戈,致吾姒如此。設不幸汴州失守,妾亦似吾姒之今日也。」又泣下,乃度為尼,張恆給其費。張既卒,繼娶者非人,及僭號後,大縱朋淫,骨肉聚麀,帷薄荒穢,以致友珪之禍,起于婦人。始能以柔婉之德,制豺虎之心,如張氏者,不亦賢乎!又,案五代會要所載,內職有梁太祖昭儀陳氏、昭容李氏,歐陽史並見家人傳。

  末帝德妃張氏。永樂大典卷一千二百六十六。案五代會要:少帝妃張氏,乾化五年九月二十四日,冊為德妃,其夕薨。又案歐陽史次妃郭氏傳云:晉天福三年,詔太社先藏罪人首級,許親屬收葬,乃出末帝首,遣右衞將軍安崇阮與妃同葬之。妃卒洛陽。龎元英文昌雜錄云:梁均王,晉天福中始葬,故妃張氏獨存。考功員外商鵬為誌文曰:「七月有期,不見望陵之妾;九疑無色,空餘泣竹之妃。」今案:末帝德妃張氏早薨,後與末帝同葬,而次妃郭氏,天福中尚存。歐陽史不明言同葬者為何妃,文昌雜錄誤以尚存者為故妃張氏,蓋傳聞之失實也。今薛史梁后妃傳雖缺,參考末帝紀及晉高祖紀,定為德妃張氏同葬云。又案:五代史無外戚傳。五代會要云:梁太祖長女安陽公主,降羅延規,開平二年八月追封。長樂公主,降趙巖,開平元年五月十一日封。普寕公主,降昭祚王氏,開平元年五月十一日封。金華公主,開平二年十月封。真寕公主,乾化三年十月五日封。少帝長女壽春公主,乾化三年四月五日封。第二女壽昌公主,貞明元年九月二十三日封。今考通鑑考異引梁功臣列傳云:羅延規尚安陽公主,又尚金華公主。薛史羅紹威傳亦載開平四年,詔金華公主出家為尼。是金華公主實歸羅氏,而五代會要不載,亦闕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