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国学名著>诗话总龟>卷十八

《诗话总龟》卷十八· (宋)阮阅

辩疑门

王丝字敦素,越之萧山人。景祐初为县令,会岁歉,丝每家支钱一千以济之,期以明年夏输绢一匹。邑人大受其惠,称为德政。由此当路荐之。盖是时一缣售价不逾其数尔。仕止郎曹典州而已。范文正公为作墓志,具载其事。至荆公当国,效其法,施之天下,号为和买。久之,本钱既不复俵,且有折帛之害。世误传始于王仪仲素。仪仲,文正公之子,早即贵达,未尝为邑,官至八座,没谥懿敏,国史本传可考。其子巩,字定国,与东坡先生游。李定字仲求,洪州人,晏元献公之甥。文亦奇,欲预赛神会而苏子美以其任子距之,致兴大狱,梅圣俞谓“一客不得食,覆鼎伤众宾”者也。其孙即商老彭,以诗名列江西派中。又李定字资深,元丰御史中丞,其孙方叔正民,兄弟皆显名一时,扬州人。又李定,嘉祐、治平以来,以风采闻,尝遍历天下诸路计度转运使。官制未行,老于正卿,乃敦老如冈之祖,盖济南人也。同姓名者凡三人,世亦多指而为一,不可不辩。李豸阳翟人,东坡先生门下士,亦字方叔。两方叔俱以文鸣,诗章又多互传于世。[《挥麈录》前录卷四]

陈子昂《感遇诗》云:“乐羊为魏将,食子徇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又曰:“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一则忍于其子,一则不忍于麑。故鲁直《怀荆公》诗有“啜羹不如放麑,乐羊终愧巴西”。陈无己启亦用此事,所谓“中山之相,仁于放麑;乱世之雄,疑于食子”是也。然属麑于秦西巴者,孟孙也,非中山相也。子昂徒见乐羊中山事,遂误作孟孙用,无己亦遂袭之。鲁直以西巴为巴西,亦误矣。《丹阳集》[《韵语阳秋》卷六]

李白《古风》云:“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予考《史记》不载黄金台之名,止云昭王为郭隗改筑宫而师事之。孔文举《与曹公书》曰:“昭王筑台,以尊郭隗。”亦不著黄金之名。《上谷郡图经》乃云:黄金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遂因以为名。皇甫松有《登黄金台诗》云:“燕相谋在兹,积金黄巍巍。上者欲何颜,使我千载悲。”其迹尚可得而考也。[同上]

东坡诗云:“玉奴弦索花奴手。”玉奴谓杨妃,花奴谓汝阳王琎也。及观《和杨公济梅花诗》乃言“玉奴终不负东昏”,何耶?按《南史》,东昏妃潘玉儿,当是笔误尔。[同上]

韩退之诗曰“《离骚》二十五”,王逸序《天问》亦曰:屈原凡二十五篇。今《楚辞》所载二十三篇而已,岂非并《九辨》《大招》而为二十五乎?《九辨》者,宋玉所作,非屈原也。今《楚辞》之目,虽以是篇并注屈原、宋玉,然《九辨》之序止称屈原弟子宋玉所作。《大招》虽疑原文,而或者谓景差作。若以宋玉痛屈原而作《九辨》,则《招魂》亦当在屈原所著之数,当为二十六矣。不知退之、王逸之言何所据耶?[同上]

杜子美《柏中允(丞)除官制诗》,旧注以为柏耆,又以为贞节。按杜诗云:“纷然丧乱际,见此忠义(孝)门。蜀中寇亦甚,柏氏功弥存。三止锦江沸,独清玉垒昏。”当是有功于蜀者。方是时,段子璋反于上元,徐知道反于宝应,而贞节为邛州刺史数有功,则是贞节无疑矣。《杜集》又有《柏学士茅屋柏大兄弟山居》诗,议者皆以谓贞节之居。然诗中殊不及功名之事,但皆称其为学读书尔。《茅屋》云:“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山居》云:“山居精典籍,文雅涉《风》《骚》。”疑是邛州立功之前。《丹阳集》[同上]

黄鲁直诗云:“世有捧心学,取笑如东施。”梅圣俞云:“曲眉不想西家样,馁腹还须(如)二子清。”《太平寰宇记》载西施事云:施,其姓也。是时有东施家、西施家。故李太白《效古》云:“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而东坡《代人留别》诗乃云:“绛蜡烧残玉斝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鸱夷子(去),应记侬家旧姓西。”似与《寰宇记》所言不同,岂为韵所牵耶?同上[同上]

张无尽尝和山字,云“安得将相似仲山”,人疑之,以近人所常用皆山甫也。观《后汉志》,阳樊攒茅田,服虔注云,楚仲山所居。又杨修《答临淄侯笺》云:“仲山周旦之俦。”只称仲山,何疑之有?《黄常明》[《溪诗语》卷五]

坡记王凌过贾逵庙呼曰:“贾梁道,我,大魏之忠臣也。”及司马景王病,梦逵为祟。因为诗曰:“嵇绍似康为有子,郗超畔鉴似无孙。如今更恨贾梁道,不杀公闾杀子元。”盖怪梁道忠义之灵,不能自已其子充之恶。按《晋纪》,王、贾所杀者乃宣帝名懿字仲达,非景帝子元也。《溪》[卷九]

正讹门

“天窥象纬逼,云卧衣裳冷。”世传古本作天窥,今从之。《庄子》“以管窥天”,正用此字。旧集以作阙,又或作关,今不取。盖先生诗该众美者,不惟近体严于属对,至于古风句对者亦然。观此诗可见矣。近人论诗,多以不必属对为高古,何耶?故详论之,以俟知者焉。《杜诗正异》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济南实海右诸郡,旧集一作海右,今从之。正文作海内,非也。

“拂天万乘动,观水百丈湫。”拂字从一作。兼《画马诗》有云“翠华拂天来向东”。正文作沸,非也。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嶱嵑。”殷从上声。嶱嵑出《文选》,音渴曷。《集韵》山貌。旧集作殷汤嶱。音字皆误,盖缘汤字之讹,二字从而倒之。兼他诗二字误倒之者非一。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别本禾字一作未,今从之。按此诗十一月作,禾字明矣。吕黎谓“年登而妻啼饥”,实此意也。

“阴风西北来,惨淡随回纥。”纥字从一作鹘,唐史德宗朝始改名回鹘。正文非也。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夜字从王介甫,谓捷书昼夜至也,旧作日,今不取。

“花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诸诗之言花门者,皆回纥也。旧集作北门,盖由字画小误。唐以太原为北门,非谓回纥明矣。卒章申言花门也。

“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捩。”撇捩,疾貌。《大食刀歌》云:“鬼物撇捩辞坑壕。”字意皆同,今从之。旧集作撇烈,非也。

“婵娟碧藓静,萧摵寒箨聚。”藓字从别本,旧集作鲜,盖字画小缺,而释者因云“婵娟碧鲜皆谓竹也”,尤谬。

“长夜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此成都诗,旧集作长安,非也。其夜字之讹,故误作安耳。况卒章之意明甚!

“南京乱初定,所向色枯槁。”色字从别本。他诗亦云“朝野色枯槁”。正文作邑,今不取。

“树枝有鸟乱栖时,暝色无人独归客。”栖字从一作。正文作鸣,今不取。言乱栖,则鸣可知矣。

“高皇亦明王,魂魄犹正直。”皇字旧集诸本皆作堂,近见别本作皇,今从之,乃与上下数联诗意相贯也。询之阆人,其汉高祠庙今尚存焉。

“别离重相逢,偶然岂足期。”足字旧集作定,盖由字画小讹,况上句已云“泄云无定姿”。

“悲台萧飒石巃嵷,哀壑杈枒浪呼汹。”浪字从别本,考两句属对之工当用一实字。又别本下句作“二鹰猛胸绦徐坠”,字亦未通。

“主守问家臣,分朋见溪畔。”耘者必分朋曹而进,故东坡《远景楼记》谓“耘者毕出,数百人为曹”者是也。旧作明,乃字小讹耳。

“风吹巨焰作,河汉腾烟柱。”诸本下句作“何掉腾烟柱”,《蜀本》何作河,近见别本,今从之,盖于词意通也。

“合昏排铁骑,清晓散锦幪。”幪字从一作。他诗有云“驽骀怯锦幪”,乃覆马之物,正文作马蒙 ,非也。

“大火运金气,荆扬不知秋。”火字从一作,谓大火西流,《七月》诗也。正文作暑,今不取。

“终然契真如,得匪金仙术。”二句并从一作。正文作“终契如往还,得匪合仙术”,今不取。

“几度寄书白盐北,故人赠我青丝裘。”丝字从一作。兼别本正文止作丝字。此诗寄裴施州者,或渭裴冕,非也。按唐史,冕以宝应元年贬施州刺史,不数月移澧州,距此已六年矣。

“配极玄都閟,凭高禁籞长。”籞字旧集诸本皆作蘌。按西汉《宣帝纪》云池籞者,其字从竹,今从之。

“尸乡余土室,谁话咒鸡翁。”谁话从一作。事见《列仙传》,正文作难说,乃字之讹也。咒字一作喌,音州,又音祝。

“茂树行相引,连山望忽开。”茂字,连山字皆从一作,时归凤翔行在,正文连山作连峰,非也,雾树亦然。

“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霤字从别本。《文选》云“二堂对霤”,此春深诗也,而诸本作雪,误矣。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苑字从一作。正文作花,盖字画小讹。而说者云,一诗连用三花字不害为工,误矣。

“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大路,陕华间地名也。《晋书》,檀道济从刘裕伐姚泓至潼关,姚鸾屯大路以绝道济粮道。而《蜀本》正作大道,误矣。

“马娇朱汗落,胡舞白题斜。”朱汗已见他诗,旧作珠,乃衍文也。白题从一作。《西汉》云,斩胡白题将,字义与雕题同。正文作蹄,非也。

“力疾坐清晓,来诗悲早春。”诗字从别本。考诗题与上下句意当从之。旧作时,非也。

“峡云笼树小,湖日荡船明。”荡字从一作,非久游江湖者不知此字之工。正文作落,盖字讹也。

“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题云《观造竹桥即日成》,句中合观字谓聚观桥成之速而笑驱石之诞。旧集诸本皆讹作欢,非也。[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