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国学名著>北史>李德林传 白话版

《北史》李德林传· 李大师、李延寿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祖父李寿,任魏湖州户曹从事,父敬族,历任太学博士、镇远将军。魏静帝时,命当世学问渊博之人订正文献图籍,任内校书,供职于直阁省。

  李德林自幼聪明机敏,年仅数岁,诵读左思《蜀都赋》,十多天就会背诵了。高隆之见了,大为惊奇,告诉满朝文士说“:待他长大后,肯定是天下了不起的人物。”邺京人士多到李德林家宅来看他,一个多月里,车马不绝。十五岁时,背诵《五经》和古今文集,每日几千字。很快就博览经史典籍,阴阳纬候之书亦是无不涉猎。很会写文章,文词核实,理义通畅。魏收曾当着高隆之的面对李德林的父亲说:“你儿子的文章才华,终会继承温子升,成为文章大家。”高隆之大笑道“:魏常待这么妒嫉贤才,为何不近比老彭,却要远比温子升呢?”

  李德林十六岁时死了父亲,自己驾着灵车,归葬家乡。时值严冬,李德林穿着单薄的孝服,赤着脚,州里人们看到后,更加敬慕他。李德林贫穷坎坷,母亲多病,就居家读书,没有去做官的意思。后来,母亲的病稍稍好一些,就被逼令出去做官。齐任城王高氵皆任定州刺史,看重他的才能,召入州馆,朝夕同游,像师生朋友一样。

  后举秀才,尚书令杨遵彦考试定为优秀,授李德林殿中将军之职。长广王任丞相时,任命李德林为丞相府行参军。不久,长广王即皇帝位,李德林累迁中书舍人,加授通直散骑侍郎,另掌机密要务。遭母丧,因十分孝顺而闻名,得到朝廷的嘉奖。守丧百日,朝廷强令复职,李德林坚辞不起。魏收与阳休之讨论《齐书》起元之事,百司会同讨论。魏收和李德林书信来往,商议此事,词多不载。后任中书侍郎,仍诏令修撰国史。其时齐帝留意文章雅事,召李德林入文林馆,与黄门侍郎颜之推同判文林馆事。多次升迁至仪同三司。

  周武帝平定齐国,派遣使者到李德林宅第宣读圣旨说:“平定齐国的用意,只在于你,应入京相见。”就命令李德林跟随车驾到长安,授任内史上士,诏书诰命的格式和擢用山东人物一类的事情,都委托给李德林。周武帝对群臣说“:我往日听说李德林为齐朝草撰书檄,我只说他是天上之人。岂知今天为我所用,又替我作文书,大是奇异。”神武公纥豆陵毅回答说:“臣听说,圣明的君主得到麒麟凤凰这样的祥瑞之物,是圣德所感而致,不是人力能令他们来的。祥瑞之物虽来,却是不能使用。像李德林这样来受驱使,也是陛下圣德感化的结果,有大才使用,远胜于麒麟凤凰这些祥瑞。”武帝大笑道:“确实像你说的。”宣政年末,授李德林御正下大夫之职。后又赠爵成安县男。

  宣帝病危,隋文帝初受天子遗诏,令邗国公杨惠对李德林说“:朝廷赐命总揽文武之事,如今想和您共同理政,请您一定不要推辞。”德林答道“:愿以死奉公。”隋文帝非常高兴,即召李德林叙话。刘窻、郑译当初假传圣旨,召隋文帝受命辅助少主,总管内外兵马事务。郑译想授隋文帝宰相之职,自摄大司马之职,刘窻任小冢宰。李德林私下告诉隋文帝说:“应任大丞相,假黄钺,都督内外诸军事。”于是隋文帝就任命郑译为相府长史,刘窻为相府司马,二人因此愤愤不平。任命李德林为相府属,加授仪同大将军。

  不久,三方乱起,指挥调度兵马之事,隋文帝都是和李德林商议。军书羽檄,早晚不断,一天之内,动辄超过百数。有时各种书檄急待发出,李德林就口授数人,头绪繁多,却用不着修改。郧公韦孝宽任东道元帅,大军到了永桥,沁水暴涨,孝宽的军队不能渡河。长史李询秘密告诉隋文帝说“:诸位大将都接受了尉迟迥的贿赂。”隋文帝听说后,甚是忧虑,商议派人取代韦孝宽。李德林说“:临敌易将,自古以来都是件难事,乐毅就是因为临阵易将才离开了燕国,马服君也因临阵易将使赵国被打败。您只要派一个明于智略又平素为诸将所信服的心腹之人,迅速赶到韦帅大军的驻地,观察一下真假虚实。诸将即使有其他想法,也必定不敢有什么举动。”隋文帝道“:公不说这番话,几乎坏了大事!”即令高赹迅速赶到大军驻地,节制调度诸将,终于大获成功。李德林所献的谋略,都是这一类的。

  晋升为丞相府从事内郎。隋文帝禅代之际,其总百揆、九锡殊礼诏策笺表玺书等,皆出自李德林之手。隋文帝即位那天,任命李德林为内史令。当初,文帝将要禅代时,虞庆则等人劝隋文帝杀尽宇文氏,李德林坚决争辩,认为不可那样做。隋文帝恼怒李德林,因此不给他加官晋爵,只是按朝班旧例,授职上仪同,晋爵位为子。

  开皇元年(581),敕令李德林与太尉于翼、高赹等人同修律令。律令修讫,奏闻文帝,特赐骏马和九环金带。五年(585),敕令李德林撰写隋文为丞相时的文章,刻成五卷,取名为《霸朝杂集》。隋文帝阅读过之后,次日天明对李德林说:“自古以来,帝王之兴必定有异人辅佐。我昨天读《霸朝集》,才知道天人感应的道理。昨天夜晚只恨夜太长,不能早一点与公相见。”于是追赠李德林父为定州刺史、安平县公,谥号为孝。隋文帝后临幸邺城,李德林因病没有跟随而去。敕令随后跟上,后面御笔注道:“征伐陈国之事,意欲相商,应随后而至。”这时,高赹回京师,文帝告诉高赹说:“李德林若病重不能远行,应该亲自到宅第,听取他的方略。”文帝把李德林的献策交给了晋王杨广。

  当初,周静王大象年末,隋文帝把叛乱之人王谦的宅第赐给李德林,很快又改赐给崔谦,文帝令李德林自选一处好宅院和庄舍来替代。李德林就奏请用叛逆者高阿那肱卫国县市店八十区来代替。九年(589),文帝车驾到晋阳,市店的人上表申诉,说那片地是平民百姓的,高氏强行夺取,在里面建造房舍。文帝责怪李德林。李德林请求勘问叛乱者的文簿和当初换宅第的用意,文帝不理睬,把那些店房都追回来交给最初住在那里的人。文帝因此嫌弃李德林。早先,李德林说他的父亲是太尉咨议,以博取赠官,李元操等人私下上奏说:“德林的父亲官终校书,却假说是咨议。”文帝因此非常忌恨李德林。到了这个地步,又庭议时违忤文帝的意思,文帝因此责怪他说“:公为内史,主管朕的机密,近来那些不参与计议的人,都认为公不够大度。朕方用孝治理天下,故立五教来弘扬孝义。公却说孝出自天性,不必设教。如果这样的话,孔子就不应解说《孝经》了?公又妄取平民之店,妄加父亲之官,朕实在很愤慨,但又没有说出来。如今给你一个州官去做吧!”于是,李德林被贬出京城,出任湖州刺史。在湖州时逢大旱,抽人头税用来挖井浇田,遭到考司的贬斥。过了一年多,死于官任,时年六十一岁。追赠将军、廉州刺史,谥号为文。将要安葬的时候,敕令羽林军一百人,鼓吹一部,以供丧事之用,以太牢之礼祭之。

  李德林容貌俊美,谈吐不凡,器量深沉,当时的人都不能测度。齐任城王高氵皆、赵彦深、魏收、陆瞫等人对李德林十分钦敬。李德林自幼丧父,有名无字,魏收对他说:“卿识度不同凡响,日后必至公辅之位,我就取公辅二字作为卿的字吧。”进入仕途之后,就掌管机密要务,生性细致审慎。李德林曾经对人说过,古人为保守宫廷机密,不言温树,没有什么可称赞的。少年时就因才学出众广为人知,到有了一定的官位名望之后,就显得有些自负了,争竞钻营之徒,借机大肆谗谄诋毁。因此,虽然生逢王者之兴,功劳可与佐命大臣相比,但十多年间,竟然没有得到提升。撰写的文集,刻为八十卷,因遭战乱散失许多,仅有五十卷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