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

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由小见大,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宋赵长卿《品令.秋日感怀》词:“那堪更、一叶知秋后,天色儿、渐冷落。”郭沫若《洪波曲》六章:“要说梧桐一叶落而知秋的话,徐寿轩这一走也就表明了三厅的秋天的到来。”


主谓 看见一叶凋落,便知道秋天到来了。比喻可由细微的迹象,而知事物的发展趋向。语本《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郭沫若《洪波曲》:“要说梧桐一叶落而知秋的话,徐寿轩这一走也就表明了三厅的秋天的到来。”△多用于形容见微知著。也作“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报秋”。


【词语一叶知秋】  成语:一叶知秋汉语词典:一叶知秋

猜你喜欢

  • 扬尘沧海

    同“沧海桑田”。陈三立《次韵答金大润培金》:“扬尘沧海弹指间,苦对莺飞草长时。”

  • 拔山

    源见“拔山扛鼎”。形容力大或气魄大。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威先天而盖世,力荡海而拔山。”唐玄宗《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诗》:“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词语拔山】   汉语大词典:拔山

  • 六铢衣

    《长阿含经.忉利天品》载:忉利天“衣重六铢”。铢,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六铢,四分之一两。其衣极薄且轻。后以“六铢衣”指佛、仙所著之衣。唐宋之问《奉和幸大荐福寺》诗:“欲知皇劫远,初拂六铢衣。”

  • 缑山鹤舞

    源见“王乔控鹤”。喻指清新脱俗的舞姿。宋陈著《沁园春.寿吴竹溪》词:“喜星桥鹊语,佳传依旧;缑山鹤舞,仙样翻新。”

  • 木尽天年为不才

    源见“木雁”、“樗栎”。指处世无能而得以全身的哲理。唐白居易《闲卧有所思》诗之二:“虫全性命缘无毒,木尽天年为不才。”

  • 说项

    唐.李绰《尚书故实》:“杨祭酒(杨敬之字茂孝,元和进士,累官国子祭酒,故称。国子监是封建王朝的中央教育机构,祭酒是国子监主官的官衔称呼)爱才公心,尝知江表之士项斯,赠诗曰:‘处处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

  • 息壤在彼

    《战国策.秦策二》(卷四):“武王曰:‘请与子(指甘茂)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chū)里疾、公孙衍二人谗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

  • 揽辔登车

    同“揽辔澄清”。清毛奇龄《送吴明府超迁观察之闽》诗:“丈夫入世贵倜傥,揽辔登车气何爽!”见“揽辔澄清”。【词语揽辔登车】  成语:揽辔登车汉语大词典:揽辔登车

  • 击壤吟

    同“击壤歌”。清赵翼《刊刻汪文端师集既就书以志愧》诗之三:“敢追汉殿凌云赋,聊付康衢击壤吟。”

  • 啮毡

    同“啮雪吞毡”。宋苏轼《次韵郑介夫》之一:“相与啮毡持汉节,何妨振履出商音。”【词语啮毡】   汉语大词典:啮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