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成一旅

一成一旅

左传.哀公元年》:“(少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成,方十里为一成;旅,五百人。夏朝时候,浇灭夏后相。夏后相子少康,逃到有虞,在有虞国酋长思的支持下,以有虞所提供的很小的地方和很少的兵力为根基,广布仁德,施展谋略,终于灭亡过和戈二国,恢复了夏朝统治。后以“一成一旅”为以弱胜强、光复旧业之典。

周书.文帝纪论》:“太祖田无一成,众无一旅,驱驰戎马之际,蹑足行伍之间。”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十五《棋谱新局序》:“渭津善用全局,以车攻吉日为风声。幼清善用败局,以一成一旅为能事。”


并列 成,古时指方圆十里的地方。旅,古时指兵士五百人。比喻虽地狭人少,如果奋志犹可有为。语本《左传·哀公元年》:“(少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清·钱谦益《棋谱新局序》:“渭津善用全局,以车攻吉日为风声;幼清善用败局,以~为能事。”△常用于描写以微小的力量取胜。→一兵一卒 ↔精兵强将


【词语一成一旅】  成语:一成一旅汉语词典:一成一旅

猜你喜欢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游:离家外出。方:常处。 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就是要外出,也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古时认为孝子应当常在父母身边,即使要出门,也应有一定去向,以免父母悬念。语出《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

  • 贾馀

    同“贾馀勇”。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潘岳敏给,辞自和畅,钟美于《西征》,贾馀于哀诔,非自外也。”

  • 声影

    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后因以“吠形吠声”比喻不察真伪,随声附和。形,或作“影”。故以“声影”喻没有根据的谣传。清纳兰性德《金缕曲.简梁汾》词:“仕宦何妨断梗,只那将

  • 天门折翼

    同“陶侃折翼”。柳亚子《三月十二日中山先生忌辰有作》诗:“天门折翼怜陶侃,豚犬生儿羡景升。”

  • 羊斟惭羹

    《左传.宣公二年》载:郑伐宋。宋华元等迎战,羊斟为华元御,华元杀羊以飨士卒,而不送给羊斟吃。将战,斟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御,我为政。”乃驰入郑师,宋遂大败。后因以“羊斟惭羹”为记恨小事的典故

  • 稍纵即逝

    见〔兔起鹘落,少纵即逝〕。见“少纵即逝”。卧龙生《玉剑香车》:“于是就这~的瞬间,羌笛之声突变惨厉,阵式已转动起来。”【词语稍纵即逝】  成语:稍纵即逝汉语大词典:稍纵即逝

  • 鹰扬

    《诗经.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谅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汉.毛氏传:“鹰扬,如鹰之飞扬也。”《诗经》中《大明》篇,用“鹰扬”形容周武王军师吕尚在讨伐殷纣的战争中的勇武壮举。后用为咏

  • 畏途九折

    源见“王尊叱驭”。形容道路艰险。宋陆游《题庵壁》诗之二:“蔬食一箪宜面槁,畏途九折自心灰。”

  • 明察秋毫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谓目光敏锐,观察细致,连最微小的东西也能看到。后常用以形容人能洞察事理。孟子在劝告齐宣王推行仁政时举例说,如果有人禀告大王,他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

  • 习池巾

    源见“山公醉酒”。山公醉后倒著白接䍦,因以“习池巾”喻斜戴着的头巾。宋高登《蓦山溪.容州病起作》词:“龙山帽,习池巾,归路从敧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