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鼓不成列

不鼓不成列

不鼓:不击鼓进攻。不成列:没有列成阵势。 不向尚未摆好阵势的敌人发动攻击。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宋公曰:‘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阵,然后宋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淮南子.泰族训》:“泓之战,军败君获,而《春秋》大之。取其不鼓不成列也。”


述宾 鼓,鸣鼓,进攻。列,队列。不去进攻没有准备的军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寡人虽亡国之余,~。”△多用于军事方面。


猜你喜欢

  • 为仁由己

    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语出《论语.颜渊》:“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汉书.云敞传.赞》:“云敞之义,著于吴章,为仁由己,再入太府,清则濯缨,何远之有?”汉.王符《潜夫论.慎微》:“德輶如毛,为仁由

  • 饥用饱扬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登不为动容,徐喻之曰:‘登见曹公言:“待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其言如此。’布意乃解。”三国时陈珪说布联

  • 无稽之谈

    参见:无稽之言偏正 稽,考查。毫无根据的言论。《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清·壮者《扫迷帚》23回:“愚民听信~,以致自取其祸,可为浩叹。”△贬义。多用于毫无根据的言论方面。→耳食之谈 道听途

  • 琴瑟不调

    源见“琴瑟”。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和谐。比喻夫妻不和。唐赵璘《因话录.宫》:“郭暧尝与升平公主琴瑟不调。”见“琴瑟失调”。《汉书·董仲书传》:“譬之~,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词语琴瑟不调

  • 狐埋狐扬

    同“狐埋狐搰”。梁启超《复古思潮平议》:“而狐埋狐扬,天下其谓政府何?”见“狐埋狐搰”。梁启超《复古思潮弹议》:“而~,天下其谓政府何?”【词语狐埋狐扬】  成语:狐埋狐扬汉语大词典:狐埋狐扬

  • 璞玉浑金

    未经雕琢的玉和未曾冶炼的金,比喻具有天然美质或人品真纯质朴。《晋书.王戎传》:“戎有人伦鉴识,常目山涛如璞玉浑金。”并列 未经雕琢的玉和未经冶炼的金。比喻人的品质纯真朴质。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 死者不可复生

    人死了就不能再活。 表示要爱惜人的生命。 也表示统治者要慎于用刑。语出《孙子.火攻》:“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汉书.刑法志》:“痛夫死者不可复

  • 捧脚

    《隋书.王劭传》:“〔隋文帝〕梦欲上高山而不能得,崔彭捧脚,李盛扶肘得上。”后以“捧脚”指奉承谄媚。郭沫若《文艺论集续集.留声机器的回音》:“你看这位小丑多么神气!这些捧脚的青年多么可悯呢!”【词语捧

  • 不亡何待

    不灭亡还等待什么。 表示必然灭亡。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民弃其上,不亡何待?”汉.刘向《新序.杂事》:“贤者不赏,有罪不能罚,不亡何待?”《宋史.太祖纪》:“见孟昶宝装溺器,桩而碎之曰:‘汝

  • 骄子

    同“天之骄子”。唐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匈奴穷地角,本自远正朔。骄子起天街,由来亏礼乐。”明何景明《汉将篇》:“共看拔剑追骄子,自许弯弓射左贤。”【词语骄子】   汉语大词典: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