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丙魏

丙魏

丙吉、魏相二人的合称。丙吉、魏相先后担任汉宣帝的丞相,以能识大体,为政宽平名重于世。丙吉、魏相二人相友善,被人称为贤相。《汉书·魏相丙吉传·赞》曰:“古代经书称国君为‘元首’(即“头”,喻君王),称大臣为‘股肱’(即“手臂和大腿”,喻帝王左右辅助得力的臣子)。二者很明显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的。因此君臣相配合是自古至今天经地义的常理。看一看汉朝的丞相,高祖开基创业时,萧何、曹参的名位在众臣之上;在汉宣帝复兴时,丙吉、魏相又名重一时。在那时对官员的贬退和晋升都有固定的法度和程序,各级官吏都能进行公正的治理,多数高级官员都能胜任自己的职位,天下人都推崇盛行礼貌和谦让的社会风尚。看一看那时,因皇帝圣明,臣子贤德而使社会安定的史实,难道是虚夸的吗?”

【出典】:

汉书》卷74《魏相丙吉传·赞》:3150、3151页:“故经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也。是故君臣相配,古今常道,自然之势也。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是时黜陟有序,众职修理,公卿多称其位,海内兴于礼让。览其行事,岂虚乎哉!”

【例句】:

唐·斐度《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运偶唐虞盛,情同丙魏深。” 宋·宋祁《将到都先献枢密太尉相公》:“今日献谋须丙魏,他年宾客但邹枚。” 清·高其倬《蓟州新城》:“且复命丙魏,不啻求韩彭。”


【词语丙魏】   汉语词典:丙魏

猜你喜欢

  • 大事去矣

    大事:多指有关政局的大事。 表示失败已成定局,无法挽回。语出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诚用此计,大事去矣。”《梁书.袁粲传》:“今日形势,贵在将和,若人心不同,大事去矣。”《新五代史.尤敏传》:“

  • 雀罗门第

    同“雀罗门”。清 王锡振《催雪.寿阳师命题借园寒趣图卷》词:“唤醒觚棱梦早,又暖日东窗烘犹醉。云衣一片,茆龙换着,雀罗门第。”

  • 鹘入鸦群

    鹘:一种凶猛的鸟。鹘闯入乌鸦群中。比喻所当无敌。高思好,北齐宗室,文宣帝高洋时为左卫大将军,累迁尚书令,朔州刺史,南安王。武平五年(569年)举兵反叛,兵败投水自杀。思好少时勇力过人,善骑射,高洋对他

  • 皂帽

    源见“辽东帽”。黑色纱帽。指隐者冠饰。表示隐者的高尚节操。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应兼似管宁。”【词语皂帽】   汉语大词典:皂帽

  • 懿公轩

    源见“乘轩鹤”。用以表示君王的特别宠爱。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迁人同卫鹤,谬上懿公轩。”

  • 死无葬身之所

    参见:死无葬身之地见“死无葬身之地”。鲁迅《而已集·答有恒先生》:“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了。”【词语死无葬身之所】  成语:死无葬身之所汉语大词典:死无葬身之所

  • 素臣

    源见“素王”。又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说者以为仲尼自卫反鲁,修《春秋》,立素王,丘明为素臣。”因左丘明为《春秋》作《传》,阐《春秋》之法,明素王之道而称其为素臣。后泛称为儒家经典作注疏的经学

  • 疏受辞荣

    源见“二疏还乡”。称誉人功遂身退,及时归隐。唐李绅《肥河维舟阻冻祗待敕命》诗之二:“淮阳效理空多病,疏受辞荣岂恋班。”

  • 出震之君

    源见“出震”。称伏羲。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序》:“其泉源所渐,基于出震之君;黼藻斯彰,郁乎如云之后。”【词语出震之君】  成语:出震之君汉语大词典:出震之君

  • 席不暇温

    形容忙于奔走,无时间久留。晋葛洪《抱朴子·正郭》: “及至衰世,栖栖惶惶,席不暇温,志在乎匡乱行道,与仲尼相似。” 参见:○席不暇暖见“席不暇暖”。晋·葛洪《抱朴子·正郭》:“及至衰世,栖栖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