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丸泥封函关

丸泥封函关

同“丸封”。清黄遵宪《题樵野丈运甓斋话别图》诗:“丸泥封函关,划道分鸿沟。”


【典源】 《艺文类聚》卷二十五引《东观汉记》曰:“隗 (wei) 嚣将王元说嚣曰:‘昔更始西都,四方响应,天下喁喁,谓之太平,一旦坏败。今南有子阳,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数,而欲牵儒生之说,弃千乘之基,计之不可者也。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取西河,东收三辅,案秦旧迹,表里山河,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 《后汉书·隗嚣列传》 亦载。

【今译】 后汉时隗嚣在天水割据,其将王元劝说他道:“从前更始帝建都称帝,四方响应,天下百姓以为从此太平,但一朝失败。现在有不少人割据称王,如果听信儒生的话,放弃这里的称王基业,是不明智的。现今天水富庶,兵马强盛,可以攻占周围地方,按过去秦国的做法,负山河之险据守,我请求用一丸泥为大王堵住东边的函谷关,这正是万世一时的机遇。”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关河地势险要,可以据险固守; 也借指守卫疆土。

【典形】 封泥谷、封一丸、函谷丸、函谷一丸封、泥封函谷、泥丸封、泥一丸、丸封、丸泥封、丸泥封函关、隗嚣泥、一丸、一丸封、一丸泥、函谷泥封、丸泥塞险、函谷泥、一泥丸、封丸泥、无泥丸。

【示例】

〔封泥谷〕 唐·骆宾王 《北眺舂陵》:“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

〔封一丸〕 清·屈大均《塞下曲》:“亘古飞狐险,凭谁封一丸。”

〔函谷丸〕 晋·徐悱《古意酬到长史溉》:“怀纪燕山石,思开函谷丸。”

〔函谷一丸封〕 宋·杨亿《成都》:“张载勒铭堪作戒,莫矜函谷一丸封。”

〔泥封函谷〕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赵失东渔、胡亡南牧,箭下辽城,泥封函谷。”

〔泥丸封〕 清·曹贞吉《百字令》:“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

〔泥一丸〕 南朝梁·刘孝威《倚宴赋得龙沙宵月明》:“请谢函关吏,行当泥一丸。”

〔丸封〕 元·柳贯《次韵伯庸待制上京》:“一函祠检将升玉,万里丸封不用泥。”

〔丸泥封〕 宋·陆游《江东韩漕晞道寄》:“桑干不劳尺箠下,榆关正可丸泥封。”

〔丸泥封函关〕 宋·乐雷发《乌乌歌》:“何人丸泥封函关?何人三箭定天山?”

〔隗嚣泥〕 唐·罗隐《南园题》:“病怜王猛畚,愚笑隗嚣泥。”

〔一丸封〕清·顾炎武《潼关》:“关中尚可一丸封,奉诏东征苦仓卒。”

〔一丸泥〕 唐·皮日休《题潼关兰若》:“壮士不言三尺剑,谋臣休道一丸泥。”


猜你喜欢

  • 炊菰斫脍

    源见“莼羹鲈脍”。借指回故乡。宋陆游《初离兴元》诗:“炊菰斫脍明年事,却忆思游亦壮哉。”

  • 顾曲周郎

    源见“周郎顾”。指三国 吴周瑜。亦借指通晓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清陈维崧《西江月.咏史》词:“姊嫁猘儿孙策,妹归顾曲周郎。”洪深《歌女红牡丹.电影故事》:“坤角花衫红牡丹,出演于哈尔滨 民庆茶园,玉貌

  • 妆梅面

    源见“梅花妆”。指华贵入时的妆扮。宋韩元吉《菩萨蛮.腊梅》词:“分明篱菊艳,却作妆梅面。”

  • 熙朝

    旧指盛明之世,多用来称颂当时的王朝。宋代曾肇《贺元祐四年明堂礼成肆赦表》:“讲兹巨典,属在熙朝。”【词语熙朝】   汉语大词典:熙朝

  • 不材木

    源见“木雁”。谓无用之树木。清赵翼《老柳枝叶特茂诗以张之》:“残躯漫此半死桐,寿相端推不材木。”

  •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元明时熟语。意谓再机密的事,也有泄漏的可能。 表示消息封锁不住。语出元.无名氏《举案齐眉》二折:“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这小贱人无礼,瞒着老夫,引着梅香去书房中看梁鸿去了,兀的不气杀老夫也!”元.

  • 惊闻鹤

    源见“风声鹤唳”。形容极端疑惧惊慌。宋黄机《满江红》词:“绿鬓将军思下马,黄头奴子惊闻鹤。”

  • 凫乙辨

    源见“越凫楚乙”。比喻对事物认识不清,判断错误,各执己见。清钱谦益《橘社吴不官以雁字诗见示凡十二章戏为属和亦如其数》之五:“天一诏将凫乙辨,三千牍为鹜行裁。”

  • 断肠猿

    《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传说桓温入蜀时,于三峡中见有母猿因其幼猿被捉,肠寸断而死。后因用“

  • 三年不窥园

    源见“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苦学。元马祖常《壮游八十韵》:“三年不窥园,自谓五经笥。”偏正 窥,从小孔或缝隙处看。园,园圃,园圃里的景色。三年没向园子看过一眼。形容专心苦学。语出《汉书·董仲舒传》:“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