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

原意为因生活舒适而忘了故国的蜀地,后比喻乐而忘本或乐而忘返。刘禅(207-271年)字公嗣,小字阿斗,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县)人。刘备之子。初由诸葛亮辅政,诸葛亮死后,信任宦官黄皓,朝政腐败。公元263年,魏军进迫成都,出降。后被封安乐公。蜀汉灭亡后,刘禅全家被迁往洛阳,封安乐县公。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并为之表演四川地方的技艺。别人都感伤不已,而刘禅却嬉笑自若。司马昭对贾充说:“一个人没有心肝,难道能达到如此地步吗?即使诸葛亮在,也无法辅助他得以长久维持下去,何况姜维呢!”贾充回答道:“如果不是这样,殿下又怎能吞并蜀汉呢。”他日,司马昭问刘禅:“你很想念四川吗?”刘禅回答说:“我在这儿很快乐,不想念四川。”郤正听到后对刘禅说:“如果司马昭再问,你就哭着回答说:‘先人的坟墓都在四川,心中悲痛,无日不思回蜀’,如此可蒙蔽他。”碰巧司马昭又问,刘禅就按郤正所说回答,司马昭惊异地说:“怎么听起来好象郤正说的话呢!”刘禅大惊,睁圆两眼说:“确实如您听说。”左右的人大笑不止。

【出典】: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卷33第902页:“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例句】:

清·王韬《淞隐漫录·八·海底奇境》:“如果没于洪涛,获此妙境,真觉此间乐不思蜀矣。” 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


述补 安乐得不再想念蜀国了。语本《三国志·蜀书·后主禅传》“后主举家东迁”,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本或乐而忘返。霍达《穆斯林的葬礼》:“这两个被美景、被理想所陶醉的女孩子,~,把什么都忘了。”△贬义。多用于沉湎欢乐而不思进取。→乐而忘归 乐而忘返 乐以忘忧 ↔狐死首丘


解释乐:快乐。思:想念、怀念。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出处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文王与禅(刘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刘禅是三国豪杰刘备的儿子,但他并没有像他父亲一样的胸襟和能力。蜀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冬天,魏国大将邓艾在绵竹打败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蜀汉的首都成都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刘禅于是采纳了谯周的建议,向邓艾投降。魏国把刘禅的全家都迁到东方,封为安乐县公。

曹魏后期,司马昭把持了朝政。一次他宴请已经投降了的安乐公刘禅,故意安排了过去蜀国的歌舞。旁边的人一看,都觉得感慨悲怆,而刘禅自己却高高兴兴,喜笑如故。司马昭对贾充说:“人的无情,竟可到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着,尚且不能长久周全地辅佐他,何况姜维呢?”贾充说:“假如不是这样,您怎么能吞并他们呢?”有一天,司马昭问刘禅:“你是否有点想念蜀地呢?”刘禅回答说:“这里非常快乐,一点也不怀念蜀地。”舍家只身跟随刘禅到魏国的郄正听说后,求见刘禅说:“假如司马昭以后再问,您就哭泣着回答说:‘我先人的坟墓远在陇地、蜀地,我的心向着西方而悲伤,没有一天不想。’”恰好司马昭又问他,刘禅就按照郄正教的话回答。司马昭说:“你所说的怎么这么像郄正的话呢?”刘禅吃惊地看着司马昭说:“确实如您所说,这些话正是郄正教我的。”旁边的人听后都哈哈大笑。

近义乐而忘返

反义归心似箭

例句

国外富裕的生活并没有使他“乐不思蜀”,而是日夜怀念自己的祖国、故乡和亲人。


【词语乐不思蜀】  成语:乐不思蜀汉语词典:乐不思蜀

猜你喜欢

  • 白堕

    同“白堕酒”。宋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词语白堕】   汉语大词典:白堕

  • 吴季剑

    同“吴陵剑”。清毛奇龄《张梯墓下作》诗:“墓下未留吴季剑,望中何处谢家山?”

  • 烧尾琴

    同“焦尾琴”。清毛奇龄《同王徵士听杨太常弹琴篇》:“开元供奉烧尾琴,上皇赐比双南琛。梨园既散海青死,但留箧底空沉吟。”

  • 鸠化为鹰

    古代传说,夏历二月,鹰化为鸠;八月,鸠化为鹰。 这里表示农历八月。语出《礼记.王制》:“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五代.南唐.阙名《对金吾不供畋矢判》:“鸠化为鹰,见草木之摇落。”明.张岱《大易用序》

  •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复兴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断绝了的后代,提拔被遗落了的人才。 旧指圣王的德政。语出《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汉.刘向《说苑.敬慎》:“思昔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

  • 虎变

    《周易.草卦》:“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唐.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周易》中有“大人虎变”之语,形容虎身花纹斑驳多

  • 丰年瑞

    南朝 宋谢惠连《雪赋》:“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于阴德。”后因以“丰年瑞”谓冬天所降的大雪。唐孟浩然《和张丞相春朝对雪》:“不睹丰年瑞,安知燮理才。”明陈继儒《辟寒部》二引无名氏词:“看来不似飞

  • 落迦山观音

    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补阤落迦山,……初高丽使王舜封船至山下,见一龟浮海面,大如山;风大作,船不能行。忽梦观音,龟没浪静。申奏于朝廷,得旨始建寺,时乃元丰三年也。《华严经》云:‘补怛落迦山,亦

  • 刘蕡下第

    《新唐书.刘蕡传》载,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八二八年),举贤良方正,对策于朝廷。刘蕡策对,极诋宦官。考官冯宿等虽然叹服其文章才学,因畏惧宦官的权势,而不敢录取。“河南府参军事李邰(注:或作郃,误)曰:‘

  • 持紫荷

    《宋书.礼志五》:“尚书令、仆射、尚书手板头复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笏。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缀之朝服外,俗呼曰紫荷。或云汉代以盛奏事,负荷以行。”紫荷,指古代近侍大臣负于朝服上的紫色囊袋。因以“持紫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