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乐此不疲

乐此不疲

形容一个人做自己所喜欢的事,着了迷,即使很辛苦,也不感觉劳累。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王莽当政末年,与兄刘縯起兵反王莽。公元25年建东汉政权,定都洛阳。先后消灭绿林、赤眉等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晚年,致力于尊崇儒学、振兴文教事业,勤于理政,常常清晨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他过于劳累,劝他注意休息。他回答说,我对这些工作都非常喜欢,不觉得疲劳。从而,出现了“光武中兴”的政治局面。

【出典】:

后汉书》卷1第85页《光武帝纪》:“(帝)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闲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瘦也。”

【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38回:“更兼这位老先生,天生又是无论什么疑难,每问必知,据知而答,无答不既详且尽,并且乐此不疲。” 冰心《寄小读者》7:“海上的头三日,我竟完全回到小孩子的境地中去了,套圈子,抛沙袋,乐此不疲,过后又绝然不玩了。”


述补 喜欢某事,沉迷其中而不觉疲倦。语本《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光武)每旦视朝,日仄而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息,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邹韬奋《经历》:“好像我~似的! 流亡包含流动,在实际上我很怕流动。”△多用于行为。也作“乐此不倦”。


解释形容对某事感到快乐,不觉得疲倦。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闲谏曰……(光武)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东汉王朝建立后,光武帝刘秀因长期的军旅生活,厌烦了征战。同时他也认识到天下久遭战乱,百姓非常渴望安定和平的环境。公元36年平定西陇、巴蜀后,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十万火急,就再也不公开谈论军事。皇太子曾经向他请教攻城野战相关的事,光武帝说:“这不是你该关心的。”

刘秀每天黎明即开始临朝听政,直到下午太阳偏西才结束。平时,他经常找一些有学问的公卿大臣以及侍从来讨论儒家经典和治国方略,一直讨论到半夜。皇太子见他非常辛劳,一点儿也不松懈,有机会时就趁机劝谏说:“陛下您像大禹、商汤一样明察事理,但是不懂得像黄帝、老子一样保养自身。请您多多保养自己,生活得闲适一些。”光武帝说:“我自己对这些事非常感兴趣,一点儿也不觉得劳累啊!”

例句

海上的头三日,我竟完全回到小孩子的境地中去了,套圈子,抛沙袋,乐此不疲。


【词语乐此不疲】  成语:乐此不疲汉语词典:乐此不疲

猜你喜欢

  • 梦应三刀

    同“梦三刀”。宋柳永《一寸金》词:“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词语梦应三刀】  成语:梦应三刀

  • 得兔忘蹄

    同“得鱼忘荃”。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后之贤者,有如以水投水者乎?有如得兔忘蹄者乎?”连动 蹄,一种狩猎工具。比喻事情成功后就忘记了赖以成功的条件。语本《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 不偏不徇

    见“不偏不倚”。明·朱之瑜《朱舜水集·与释独立书三首》(其二):“鸿论深入显出,切中事机,据理辩驳,号有利口,无所复置其喙,~,当为儒、释立一标准,固不朽之作也。”

  • 坐观成败

    指汉武帝刘彻说任安是坐在一旁观看别人成功或失败。比喻袖手旁观。任安。字少卿。荥(xíng形)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人。初为大将军卫青舍人(家臣),后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管京城和皇宫保卫工作),颇受

  • 多岐

    岐,通“歧”。同“多歧”。唐许浑《晓发鄞江北渡寄崔韩二先辈》诗:“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多岐空扰扰,幽室竟伥伥。”【词语多岐】   汉语大词典:多岐

  • 喻蜀

    《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焚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汉武帝时,先使中郎将唐

  • 立壁

    同“壁立”。宋陈师道《答黄充》诗:“我无置锥君立壁,舂黍作糜甘胜蜜。”

  • 辟阳侯

    源见“辟阳之宠”。指后妃所宠幸的嬖臣、面首。唐范摅《云溪友议.云中命》:“乃有二女郎见曰:‘儿是娥皇、女英也,二年后,当与郎为云雨之游。’李君悉具所陈,……段公因戏之曰:‘不知足下是虞舜之辟阳侯也!’

  • 尝禘

    《国语.鲁语上》:“先臣惠伯以命于司里,尝、禘、蒸、享之所致君胙者有数矣。”韦昭注:“秋祭曰尝,夏祭曰禘,冬祭曰蒸,春祭曰享。”后因以“尝禘”泛指祭祀。宋苏辙《西掖告词.李清臣三代妻》:“珪璋之行著于

  • 青君

    源见“子猷惜此君”。指竹子。清褚人获《坚瓠八集.碧芦》:“〔蔡珪〕于官舍东堂,种碧芦以寄意,因作长短句曰:‘青君那肯顾寒乡,试着葭芦拟汶篁。”【词语青君】   汉语大词典:青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