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亡戟得矛

亡戟得矛

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战国齐邑)之余子(周代兵役制度规定每户以一人为正卒,余者为羡卒,即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兵器)也,矛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高诱注:“亢,当也”)也哉!’”

春秋时齐晋交战,齐国的一个士兵丢失了自己的戟却拾得了一只矛。丢了自己的武器,他心中总感到不愉快,便以此向别人去问得失,寻看法。路人认为,亡戟得矛,得失相当;叔无孙则认为,亡戟得矛,得失不相当。说得失相当,是因为戟和矛都是兵器,着眼于大同;说得失不相当,是因为戟和矛毕竟有区别,着眼于小异;所以即使对于同一件事,观点不同,结论也必然会不同。

后因以“亡戟得矛”比喻有失有得,得失相当。


并列 丢失了戟而得到了矛。比喻有失有得,或得失相当。语出《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多用于描写有失有得,或得失相当。


【词语亡戟得矛】  成语:亡戟得矛汉语词典:亡戟得矛

猜你喜欢

  • 伤唐衢

    参见:唐衢痛哭

  • 灵辄扶轮

    《左传.宣公二年》:“初,宣子(赵盾)田于首山,舍于翳桑(《吕氏春秋.报更》作“骫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矣,请以遗之。’使

  • 白日衣绣

    穿了绵绣的衣服在大白天出行,让大家都能看见。旧时以此比喻得到了功名富贵之后向乡里夸耀。汉代应劭《风俗通.怪神》:“(张辽)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衣绣,荣羡如此。”偏正 比喻极其显贵,夸耀乡

  • 千亿梅花

    宋.陆游《梅花绝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以梅花的高标傲骨自许,故自咏身愿化作“千亿梅花”。后人因以“千亿梅花”为放翁精魂所化,故用为咏放翁花魄诗魂的典故。清.吴锡麟《读陆放翁集》

  • 殷霖

    源见“傅说霖”。美称贤相。前蜀贯休《杜侯行》:“宣宗 懿宗调舜琴,大杜 小杜为殷霖,出将入相兮功德深。”

  • 仲尼执鞭

    《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执鞭,指地位极低为人服务的贱役。所好,合理之道。孔子这段话意为:凡合于道而可以追求的富贵,那末,虽然做贱役,我也可以

  • 和氏

    源见“和氏之璧”。借指识才之士。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夫见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和氏而后识焉。”亦借指美玉。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晁采琬琰,和氏出焉。”汉扬雄《甘泉赋》:“前殿崔巍兮,和

  • 弓如霹雳

    霹雳(pī lì):也作“辟历”、“劈历”。疾雷声。指弓弦发出的巨响。后世常用以形容神威勇武压倒敌人的气概。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将门出身,善骑射,南朝齐末年,

  • 买山钱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襄阳杰》:“又有匡卢符载山人,遣三尺童赍数幅文书,乞买山钱百万,公遂与之。”唐朝符载派人致书于司空于頔,乞买山钱百万,于公如数付之。后因以为豪爽助人之典。宋.黄庭坚《次韵裴仲

  • 捉月仙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三《李太白》:“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亭。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五万,手集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