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英雄入彀”。本谓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有效范围。引申指朝廷之内。宋苏轼《答曾学士启》:“恭以圣神在御,政化惟新。顾吁俊之无方,岂拔贤而待次。贱如莘野,犹为席上之珍;远若傅岩,尽入彀中之选。”亦喻牢笼
唐.李延寿撰《南史.王懿传》:“王懿字仲德……苻氏之败,仲德年十七。及兄叡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败,仲德被重创走,与家属相失。路经大泽,困未能去,卧林中。有一小儿青衣,年可七、八岁,骑牛行,见仲德惊曰
同“离魂倩女”。明汤显祖《紫钗记.托鲍谋钗》:“月溶溶罩住离魂倩,坠钗横处,相寻特地逢迎。”
唐韩愈《东都遇春》诗:“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后以“曾几何时”谓时间过去没多久。清周亮工《书冯幼将画竹卷后》:“曾几何时,诸君子皆化为异物,而予与幼将亦皆颓然老矣。”其他 时间没过去多久。语本唐·
《文选》卷四七刘伶(伯伦)《酒德颂》:“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巵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
《左传.昭公十一年》:“王问于申天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对曰: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意谓知子莫如父。
《春秋》笔法之一。意即美与丑、善与恶可用同样辞语记载,而不加分别。语出《公羊传.隐公七年》:“《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何休注:“若继体君亦称即位,继弑君亦称即位,皆有起文,美恶不嫌同辞。
同“大匠运斤”。清蒲松龄《十二月代郑氏与许某启》:“自分沟中断梗,无劳大匠之斧斤;何意爨下朽株,竟辱达人之鉴赏。”
晋.袁宏《后汉纪》卷一:“萧王(光武帝刘秀)至中山,群臣上尊号,王不听,诸将固请。王召冯异问以群臣之议。……王曰:‘我昨梦乘赤龙上天,觉悟,心中悸动,此何祥也?’异再拜贺曰:‘此天命发于精神,心中悸动
好事无人宣扬,而坏事却到处传播。 形容世人幸灾乐祸,缺乏与人为善精神。语出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契丹入夷门,号为曲子相公,谚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金瓶梅》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