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优柔餍饫

优柔餍饫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后以“优柔餍饫”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清戴名世《〈四书朱子大全〉序》:“如此然后求诸四君子全书沉潜反复,优柔餍饫,以致其博而反诸约也。”


偏正 优柔,从容自得;餍饫,饱食,引申为满足。指在从容之中体味其中的涵义,得到满足。语本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清·戴名世《〈朱子大全四书〉序》:“沉潜反覆,~,以致其博而反诸约焉。”※饫,不要读成wò。△褒义。用于学习和研究学问方面。 →得其三昧 ↔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也作“优柔厌饫”。


【词语优柔餍饫】  成语:优柔餍饫汉语词典:优柔餍饫

猜你喜欢

  • 柔远

    安抚边远的人。《书.舜典》:“柔远能迩。”孔安国传:“柔,安也,言安远乃能安近。”《左传.昭公二十年》:“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晋代杜预注:“柔,安也。迩,近也。远者怀附,近者各以能进,

  • 囊颖出

    同“囊中颖脱”。明高启《赴京留别乡旧》诗:“捧檄敢期囊颖出,着鞭肯向驿程先。”

  • 征贾生

    同“宣室召”。唐李白《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征贾生。”

  • 袍泽

    《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袍:长袍;泽:借为“襗”,内衣。旧时军人相称为“同袍”,也称相互间的友谊为“

  • 潘面

    源见“潘安貌”。喻男子美仪容。清李渔《奈何天.虑婚》:“常笑文人偃蹇,枉自有宋才潘面,都贫贱。”

  • 范氏麦舟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十载:宋范仲淹子纯仁(字尧夫)往苏州运麦,途遇石延年(字曼卿),知其无资葬亲,乃以麦舟赠之。归家谈及石延年窘况,仲淹曰:“何不以麦舟付之?”父子为善之心相同。后因用“范氏麦舟”为乐

  • 大鱼出

    同“弦奏跃鱼”。唐杜甫《陪王侍御同登东山以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诗:”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

  • 影之像形,响之应声

    影子和物形不差,发声和回声相应。 形容事物感应迅速。语出《书.大禹谟》:“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孔安国传:“吉凶之报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言不虚。”《说苑.指武》:“鲁石公剑,迫则能应,感则能动,

  • 蜂舟

    《太平御览》卷七六九引王子年(嘉)《拾遗记》:“周武王东伐夜郎,济河时月明如昼,八百之旅皆荐贤而歌。有大蜂状如丹鸟,飞集王舟,因以鸟画幡旗。翌日而枭纣,名其舡曰蜂舟。鲁哀公二年,郑人击赵简子得其蜂旗,

  • 补牢

    源见“顾犬补牢”。比喻发现失误则及时补救。清王韬《〈火器说略〉前序》:“然则来轸方道,补牢未晚。”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妄谓及今为之,犹可补牢。”【词语补牢】   汉语大词典: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