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佽飞斩蛟

佽飞斩蛟

吕氏春秋.知分》:“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返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淮南子.道应训》作“佽非”。《汉书.宣帝纪》注作“兹飞”、“佽飞”。《后汉书》等传注并作“佽飞”。后以“佽飞斩蛟”称颂勇士为民除害。唐李白《观佽飞斩蛟龙图赞》:“佽飞斩长蛟,遗图画中见。”


【典源】《吕氏春秋·知分》:“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 ‘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 (qu)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淮南子·道应训》:“荆有佽(ci) 非得宝剑于干队。还反渡江,至于中流,阳侯之波,两蛟夹绕其船,佽非谓(yi) 船者曰:‘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对曰:‘未尝见也。’于是佽非瞑目,勃然攘臂拔剑曰:‘武士可以仁义之礼说也,不可劫而夺也。此江中之腐肉朽骨,弃剑而已,余有奚爱焉。’赴江刺蛟,遂断其头。船中人尽活,风波毕除。”《汉书·宣帝纪》注作“兹非”、“佽飞”; 《后汉书》 马融,蔡邕等传注并作“佽飞”。后以“佽飞”为常见。

【今译】 佽飞是春秋时楚国的勇士。有一次他得到一柄宝剑,回来渡江至中流时,江中兴起大风浪,有两条蛟龙将船围住,佽飞对船夫说:“你见过有两蛟绕船而人能和蛟两活的吗?”船夫说:“没见过。”佽飞即捋袖拔出宝剑说:“武士可以用仁义来说服,想用强力劫夺办不到。这蛟龙不过是江中的腐肉朽骨,即使丢了剑又有什么了不起。”于是跳入江中刺杀蛟龙,斩断它们的头。即时风平浪静,一船人都保全了性命。

【释义】 后以此典指无畏的勇士; 或形容勇敢无畏的气概。

【典形】 佽飞、佽飞剑、佽飞斩蛟、斩蛟剑、壮士斩蛟、佽飞斗蛟、宝剑落蛟濑。

【示例】

〔佽飞〕 宋·王安石《彭蠡》:“老矣安得学佽飞,买田欲弃江湖去。”

〔佽飞剑〕 南朝梁·何逊《和刘咨议守风》:“本惭佽飞剑,宁慕澹台璧。”

〔佽飞斩蛟〕 宋·黄坚庭《次韵杨明叔见饯》:“平津善牧豕,佽飞能斩蛟。”

〔斩蛟剑〕 唐·杜甫《覆舟》之二:“徒闻斩蛟剑,无复爨犀船。”

〔壮士斩蛟〕 宋·苏轼《送李公恕赴阙》:“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


猜你喜欢

  • 市门翁

    源见“吴市隐”。称弃官遁隐的高士。宋刘敞《同梅二十五饮永叔家观所抄集近事》诗:“观书太史氏,全性市门翁。”【词语市门翁】   汉语大词典:市门翁

  • 楚庄绝缨

    源见“绝缨”。指君王宽待臣下。唐李瀚《蒙求》:“赵胜谢躄,楚庄绝缨。”

  • 曹蝇

    《三国志.吴书.赵达传》“法术绝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录》(晋.张勃撰):“曹不兴善画,权使画屏风(权,吴大帝孙权),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进奉给皇帝称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

  • 金鱼袋

    《新唐书.车服志》载:唐制,三品以上官员佩带金鱼袋,金饰鱼形,用以盛放标志品级、身份的金鱼符。后因以“金鱼袋”喻指高官显爵。元郑光祖《㑇梅香》四折:“是俺那老夫人使的计策,把好事冲天,教你挣䦷一个金鱼

  • 杞妇

    源见“杞妇崩城”。指哀恸亡夫的贞妇。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鸾别鹤之哀;竹死城崩,杞妇 湘妃之怨。”【词语杞妇】   汉语大词典:杞妇

  • 义府刀

    源见“笑里藏刀”。喻有害而不易觉察的事物。宋陆游《十月四日夜记梦》诗:“森然义府刀,谁为叔度陂?”

  • 埋蛇

    源见“楚相断蛇”。谓善行仁爱。唐黄滔《与工部陆侍郎书》:“愿推恩于留马埋蛇,庶受赐于荑枯翼卵。”【词语埋蛇】   汉语大词典:埋蛇

  •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敖:通“傲”,傲慢。长( ㄓㄤˇ zhǎng ):滋长。从:通“纵”,放纵。 傲气不可滋长,情欲不可放纵,意志不可骄盈,行乐不可过分。 这是古人关于加强品德修养的格言。语出《礼记.曲礼上》:“敖

  • 折屐

    《晋书.谢安传》:“时苻坚强盛,疆场(疆界,边疆)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坚后率军,号百万,次于淮肥(即淮水、淝水),京师震恐……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

  • 举一反三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举一反三”谓触类旁通。《北堂书钞》卷九八引《蔡邕别传》:“邕与李则游学鄙土,时在弱冠,始共读《左氏传》,通敏兼人,举一反三。”连动 据已知事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