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倭寇

倭寇

明代劫掠中国沿海的日本海商与海盗集团。日本古称倭奴国,故将这些日本海寇以及后来与之勾结的内陆奸民通称为倭寇。自元末至明万历年间,一部分日本武人、浪人(流亡海上的败将残兵)、海盗商人和破产农民,不断侵扰中国、朝鲜沿海地区,前后历时达三百年之久。14世纪日本南北朝时,在混战中失败的武士,流为浪人,与活跃于九州、四国间的走私商人勾结,在中国沿海进行走私、抢劫。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总兵刘江大破之于望海(今辽宁大连金州东北),倭寇之势渐衰。15世纪后期日本进入战国时代,一部分封建主与寺院大地主支持海盗活动,倭寇又趋活跃。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封建主大内氏与细川氏的贡使在宁波发生冲突,乘机大事焚掠。明政府下令停止贸易。此后倭寇见沿海防务空虚,便勾结土豪、奸商、流氓、海盗进行走私劫掠。16世纪中叶时最为猖獗。江、浙、闽受害最烈,山东、广东也遭波及。后经明将领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率部征战多年,到16世纪60年代中,才逐渐平服。

【出典】:

明史》卷322《外国列传》8345页:“是年,倭寇盘石。十五年,倭寇松门、金乡、平阳。有捕倭寇数十人至京者,廷臣请正法。”

【例句】: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倭乱》:“三十一年夏四月,倭寇犯台州,破黄岩,大掠象山、定海诸邑。”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4《海外诸番多内地人为通事》:“及嘉靖中倭寇之乱,先有闽人林汝美、李七、许二诱日本倭劫海上。” 清·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二《议守》下:“而明人平倭寇皆处州、义乌之兵。” 郁达夫《游于山戚公祠》诗:“但使南疆猛将在,不教倭寇渡江涯。” 老舍《四世同堂》第二部五十:“这仙境中的主人已换上了杀人不眨眼的倭寇;那仙姿逸态又有什么用呢?”


【词语倭寇】   汉语词典:倭寇

猜你喜欢

  • 翟门

    同“翟公之门”。唐钱起《穷秋对雨》诗:“翟门悲暝雀,墨灶上寒苔。”明张煌言《追往八首》之八:“一时市道看梁苑,千古交情问翟门。”【词语翟门】   汉语大词典:翟门

  • 神龙破壁

    同“破壁”。《儿女英雄传》十回:“神龙破壁腾空去,夭矫云中没处寻。”

  • 炊白玉

    同“炊玉”。宋黄庭坚《再答景致》诗:“小人食珍敢取足,都城一饭炊白玉。”【词语炊白玉】   汉语大词典:炊白玉

  • 家余四壁风

    源见“家徒四壁”。形容清贫。清袁枚《赠高嵩瞻观察》诗:“儒林身负三朝望,廉吏家余四壁风。”

  • 神燕不须雷

    南朝梁.庾肩吾《岁尽》诗:“岁序已云殚,春心不自安。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金薄图神燕,朱泥印鬼丸。”(据《艺文类聚》卷三引)南北朝时,民间风俗于岁日在金箔上绘飞燕。又说零陵有石燕,有雷时飞舞空中。后

  • 药店龙

    《乐府诗集》卷四十六《读曲歌》三十五:“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头不举,是指生病)。飞龙落药店(中药中有“龙骨”,这里用飞龙之骨隐喻思妇之骨),骨出只为汝(骨出,是说思妇消瘦,骨露嶙峋)。”这是南朝宋

  • 改过迁善

    《易.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后以“改过迁善”指改正错误,决心向善。唐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智者改过而迁善,愚者耻过而遂非。”连动 认识并改正过错,决心向善。语本《周易·益

  • 灵河

    源见“牛郎织女”。指银河。隋萧琮《奉和月夜观星》:“灵河隔神女,仙辔动星牛。”【词语灵河】   汉语大词典:灵河

  • 织帘居士

    《南齐书.沈驎士传》载:驎士少好学,家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隐居不仕,不与人物通。后因称沈驎士为“织帘居士”,借以泛指贫士。清吴伟业《芦笔》诗:“采箬编蒲课笔耕,织帘居士擅书名。”【词语织帘居士】

  • 悬琴

    汉.刘向《说苑.君道》:“师经(春秋时魏国人,事魏文侯,善鼓琴)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何如?’左右曰:‘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