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冰清玉润

冰清玉润

象冰和玉那样清亮润泽。比喻人品德高尚,操守廉洁。也是“岳丈女婿”的代称,形容翁婿相得。卫玠不仅容貌秀丽,且很有才华,好谈玄理,由于身体虚弱,所以很少与人谈话,但每逢他开口讲话,总是使人家叹服。王澄在当时很有声名,很少有人使他佩服,但听到卫玠谈论,就为之叹息、倾倒。当时的人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王澄的字)绝倒。”王澄、王济、王玄三人都有名气,但谁也比不上卫玠,世人都说:“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卫阶的岳丈乐广也很出众。卫瓘曾称赞他说:“他就象人的镜子,看见他光彩夺目,就象拨开云雾见到青天似的。”所以人们评论他们翁婿两个说:“岳丈如冰一样清亮,女婿象玉般润泽。”

【出典】:

晋书》卷36《卫玠传》1067页:“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例句】:

宋·佚名《宣和画谱》卷一二:“(苏舜钦)貌奇伟,工文章……一时名卿喜与之游,杜衍以女妻之。人谓冰清玉润。” 明·高濂《玉簪记》第三十出:“他是冰清玉润,怎便肯随波逐尘。”


并列 像冰似的晶莹,像玉一般润泽。原指晋乐广和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后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纯洁。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明·高濂《玉簪记》:“他是~,怎便肯随波逐尘。”△褒义。比喻品德高尚。→冰清玉洁 玉洁冰清。也作“玉润冰清”。


【典源】《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条注引《卫玠别传》:“ (卫玠)娶乐广女,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晋书·卫玠传》:“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今译】 晋代乐广崇尚玄谈,居高位而有声望。卫玠风神秀异,又熟知老庄义理,阐发精妙。卫玠娶乐广之女为妻,裴叔道说:“岳父如冰一样清澈,女婿像玉一样润洁,真是门当户对的秦晋之好啊!”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翁婿俱有声名; 也用为翁婿的美称。

【典形】 冰清、冰玉、卫玉、卫乐、玉洁冰清。

【示例】

〔冰清〕唐·李白《早夏于将军叔宅与诸昆季》:“前许州司马宋公,蕴冰清之姿,重傅侯玉润之德,妻以其子。”

〔冰玉〕 唐·赵嘏《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几日旌幢延骏马,到时冰玉动华堂。”

〔卫玉〕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郁文条而耀采,藻逸潘花; 晔词锋而衒奇,光浮卫玉。”

〔卫乐〕 宋·苏轼《监试呈诸试官》:“高言追卫乐,篆刻鄙曹沈。”

〔玉洁冰清〕 明 · 汤显祖 《牡丹亭》:“你险把司天台失陷了文星空,把一个有对付的玉洁冰清烈火烘。”


【词语冰清玉润】  成语:冰清玉润汉语词典:冰清玉润

猜你喜欢

  • 公孙粥

    同“滹沱麦饭”。清袁枚《秋夕偕元敬符访堇浦编修》诗:“日暮难得屠门肉,相逢暂食公孙粥。”

  • 题诗刻烛

    源见“击钵催诗”。指比试限时成诗。宋韩元吉《念奴娇.次陆务观见贻念奴娇韵》词:“春水移船花似雾,醉里题诗刻烛。”

  • 壶中日月

    同“壶中天”。唐 吕岩《七言》诗之九:“物外烟霞为伴侣,壶中日月任婵娟。”偏正 道家的神仙日子。唐·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南唐·李中《赠重安寂道者》诗:“~存心

  • 钧天仙乐

    同“钧天广乐”。清朱彝尊《癸亥除日侍宴乾清宫夜归赋》诗:“坐听钧天仙乐后,起看珠斗上阑东。”

  • 首丘志

    源见“狐死首丘”。喻回归故乡的心愿。元岑安卿《哀故厉先生》诗:“暮年赋归欤,幸遂首丘志。”

  • 扒灰

    清 王有光《吴下谚联.扒灰》:“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 寒耕热耘

    指农事,冬天耕地、夏天耘草,又作“寒耕暑耘”。《管子.臣乘马》:“农夫寒耕暑耘,力归于上。”《孔子家语.屈节解》:“民寒耕热耘,曾不得食。”见“寒耕暑耘”。汉·贾谊《新书·审微》:“民乎,~,曾不得食

  • 管城子无食肉相

    管城子:毛笔的别名。唐韩愈《毛颖传》云:“秦皇帝使(蒙)恬赐之(指兔)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这里借指读书人。食肉相:意即封侯之相。《后汉书.班超传》:“超问其状,相者言曰:‘生燕颔虎颈,

  • 再世交

    指与人父子两代都结为朋友。《宋史.邵伯温传》:“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故所闻日博,而尤熟当世之务。”父:指邵雍,【词语再世交】   汉语大词典:再世交

  • 君子之交淡如水

    指有道德的人互相交往光明正大,不图私利。孔子问子桑雽,我两次被逐于鲁,在宋、卫两国也不受欢迎,而后又厄于陈蔡之间,在我遇到患难之时,亲友、徒弟四处走散,没有人向我表示亲近,这是什么原因呢?子桑雽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