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祖鞭先著”。比喻勉人努力进取。《朱子语类》卷一〇四:“某寻常见是人文字,未尝敢轻易;亦恐有好处,鞭著工夫看它。”【词语鞭著】 汉语大词典:鞭著
同“渡江击楫”。宋刘辰翁《酹江月.漫兴》词:“休说起舞登楼,那人已先我,渡江横楫。”
源见“颜阖逾墙”。谓隐居不仕。唐吴筠《高士咏.颜阖》:“逃聘鄙束帛,凿坏欣茅茨。”
见〔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源见“掷地金声”。指孙绰之赋。唐李峤《金》诗:“祭天封汉岭,掷地警孙声。”
源见“瓠巴鼓瑟”。形容乐声美妙动听。唐杜甫《城西陂泛舟》诗:“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源见“题剑”。赞美敦厚质朴、善不外露之尚书。唐崔融《户部尚书崔公挽歌》:“空馀济南剑,天子署高名。”
源见“麒麟儿”。谓颖异出众之子。清宋琬《慰董榕庵丧子》诗:“天上石麟重抱送,金环留得不须寻。”偏正 《南史·徐陵传》:“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也。’”后用以称誉他人的孩子。
杂色乱正色。比喻以异端乱正统,或邪说冒充真理。古人以朱为正色,红、紫为杂色。或称间色。《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汉代赵岐《孟子题辞》:“红紫乱朱。”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正
《五灯会元.投子同禅师法嗣》:“问:‘如何是清洁法身?’师曰:‘屎里蛆儿,头出头没。’”后用以比喻追随世俗。宋陈亮《乙巳秋答朱元晦秘书熹书》:“而秘书必谓汉 唐并无些子本领,只是头出头没,偶有暗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