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愚蠢的人,也一定会明白,虽是柔弱的人也一定会刚强。 古时劝人精勤学习之语。语出《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宋.杨万里《庸言》:“学而不
源见“桓山之悲”。喻指父母多子。唐包何《相里使第七男生日》诗:“荀氏八龙唯欠一,桓山四凤已过三。”
源见“范张鸡黍”。借指为好友送葬。唐骆宾王《乐大夫挽词》之四:“一旦先朝菌,千秋掩夜台。青鸟新兆去,白马故人来。”
蓼菜排列成行,比喻可以治小而不能治大。《淮南子.泰族训》:“夫彻于一事,察于一辞,审于一技,可以曲说,而未可广应也。蓼菜成行,甂瓯有提,秤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治大也。”甂( ㄆㄧㄢ pi
同“马援铜柱”。明 莫止《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君不见马援柱,孔明碑,剥落黄蒿里,千年莓苔待君洗。”【词语马援柱】 汉语大词典:马援柱
《淮南子.氾论训》:“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高诱注:“涔,雨水也,满牛蹄迹中,言其小也。”后因以“蹄涔”指容量、体积等微小。晋郭璞《注〈山海经〉叙》:“蹄涔之游,无以知绛虬之腾。”清焦袁熹《经生歌
《尹文子.大道上》:“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谓之曰:‘此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弗如复之(复,还,返回,此指将玉放归原处)。’田父虽疑,犹録以归,置于庑下。其
治国的四条纲领。《管子.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维:是系网的绳子,分于四角,纲举则目张,所以喻为维持国家的要领,立国的根本。【
同“目不见睫”。《后汉书.班彪传论》:“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呜呼,古人之所以致论于目睫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洪素以博洽自居,其推服子
见“甘棠遗爱”。汉·扬雄《甘泉赋》:“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词语甘棠之惠】 成语:甘棠之惠汉语大词典:甘棠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