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刘伶好酒”。谓畅饮。陈世宜《得天梅书却寄》诗:“某时同荷刘伶锸,一醉空江卧月明。”
同“土偶桃梗”。清潘耒《阐杜于皇》诗:“土偶桃人莫相笑,久客会有还山年。”
同“生吞活剥”。清王士禛《五代诗话.江为》:“‘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非江为诗乎?林君复(林和靖)易‘疏’、‘暗’二字,竟成千古名句。所云一字之师,与活剥生吞者有别也。”并列 喻痕迹明显地
唐玄宗亲自种麦的故事。《旧唐书.玄宗纪》:“上自于苑中种麦,率皇太子已下躬自收获,谓太子等曰:‘此将荐宗庙,是以躬亲。亦欲令汝等知稼穑之难也。’”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后因以“如堕烟雾”形容茫然不得要领或认不清方向。梁启超《读日本县志书后》:
同“红丝系足”。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两处红丝千里系,一条黑路六人忙。”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汉.郑玄笺:“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东方未明》原诗序说:“《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
源见“乘鸾”。喻求得佳偶。清袁于令《西楼记.病晤》:“一声一字,万种悠扬,高山流水相倾赏,欲乘秦凤共翱翔。”
同“三窃蟠桃”。元张可久《折桂令.春情》曲:“嬴女伴一场斗草,指仙翁三度偷桃。”嬴,通“赢”,胜。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宋临川太守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富为累。嵘谓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