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剧孟任侠

剧孟任侠

指剧孟以行侠仗义闻名于当时,在河南地方有很大势力。后以此典指行侠仗义的人。当时,雒(Luò落)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二十里)地方有个人叫剧孟。雒阳人以会做商业买卖为有才能,但剧孟却以行侠显名于诸侯。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王国叛乱,条侯周亚夫当太尉(全国军事首脑),乘坐急速传送之传车快要赶到河南时,见到剧孟,周亚夫高兴的说:“吴、楚发起重大叛乱行动而不求剧孟参加,我知道他们是没有什么作为的。”此典又作“剧孟”、“托交剧孟”、“剧孟交”、“侠游东海”。

【出典】:

史记》卷124《游侠列传·剧孟》3184页:“雒阳(因在雒水之北而得名,三国魏改“洛阳”)有剧孟。周人(指雒阳人。因雒阳本是周朝成周城所在地)以商贾为资(才能),而剧孟以任侠(以行侠仗义为己任,凭力气打抱不平)显诸侯。吴、楚反(指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实以反对朝廷“削藩”而借口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时,条(今河北景县境)侯(周亚夫)为太尉,乘传车(驿舍急速传送之车子)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寻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

【例句】:

唐·李白《梁甫吟》:“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唐·李白《结客少年场行》:“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元·揭傒斯《赠王郎》:“世无剧孟交,不及青楼倡。” 明·陈子龙《奉酬皖城方密之见怀》:“侠游东海予仍剧,文苑西京君最良。”


【典源】 《史记·游侠列传》:“雒阳有剧孟。周人以商贾为资,而剧孟以任侠显诸侯。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汉书·游侠传》亦载。

【今译】 汉时洛阳有大侠士剧孟,当地人主要从事商业,而剧孟以仗义豪侠,打抱不平闻名于诸侯。吴楚诸侯国起兵反乱时,条侯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乱,乘车将到河南时,见到剧孟,高兴说:“吴楚举大事而不找剧孟,我知道他们没什么本事的了。”

【释义】后以此典指好侠仗义的人。

【典形】 剧孟、剧孟交、托交剧孟、侠游东海、君似剧孟。

【示例】

〔剧孟〕 唐·李白 《梁甫吟》:“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剧孟交〕 元·揭傒斯《赠王郎》:“世无剧孟交,不及青楼倡。”

〔托交剧孟〕 唐·李白《结客少年场行》:“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侠游东海〕 明·陈子龙《奉酬皖城方密之见怀》:“侠游东海予仍剧,文苑西京君最良。”


猜你喜欢

  • 丁令威

    源见“辽东鹤”。指返回故里的人。宋苏轼《和移居》:“我岂丁令威,千岁复还兹。”清卓尔堪《题脊令图》诗:“君罢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丁令威。鹰鹯罗网何所据,他时或得生人归。”【词语丁令威】   汉语大词典

  • 纷纭朱碧

    源见“看朱成碧”。形容眼花缭乱。清彭孙遹《惜秋华.秋怨》词:“谁把病容扶起,纷纭朱碧。”

  • 耆英会

    源见“洛阳耆英会”。指年高有德者的集会。鲁迅《花边文学.古人并不纯厚》:“广州开的耆英会,却明明收集过一大批寿翁寿媪,活了一百零六岁的老太太还能穿针,有照片为证。”【词语耆英会】   汉语大词典:耆英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九天:古称天有九重,极言其高远。这里比喻深邃的天子住处。阊阖:宫殿的正门。衣冠:借指官宦士绅。冕旒:冕是冠冕,旒是冠前下垂的缀珠。本是皇帝戴的帽子,这里指代皇帝。 九重深邃的宫门迤逦打开,万国来朝的

  • 挂胆

    《梁书.元帝纪》徐陵“劝进表”:“前驱效命,元恶斯歼。既挂胆于西州,方燃脐于东市。”“挂胆”本事见《三国志.蜀书.姜维传》:“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曰:“维死时见剖,

  • 有大谬不然者

    谬:谬误,差错。 表示对情况的估计与事实相去甚远。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行乐第一》:“向未离家,谬谓四方一致,其饮馔服饰皆同于我。及历四方

  • 鹏抟海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有雄心壮志。唐张祜《投常州从兄中丞》诗:“旧爱鹏抟海,今闻虎渡江。”

  • 甘露之变

    唐文宗太和九年,宰相李训、王涯等,谋诔宦官,使人诈言左金吾厅院后石榴树上有甘露,请帝观之,而密伏甲兵于厅内,想借此引宦官们到厅事后杀之。宦官仇士良带领诸宦先至,见幕下伏甲兵,大惊,急忙扶帝辇入内,一面

  • 衔须之风

    源见“温序须”。指慷慨就义的气概。《北史.郦道元传论》:“道元遭命,有衔须之风。”

  • 拾地芥

    源见“取青拾芥”。形容高官显位取之极易。《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辎軿青紫,如拾地芥。”刘良注:“取易如拾地草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凭借国威,取王世充如拾地芥耳!”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