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博闻强识

博闻强识

识:记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魏书.常爽传》:“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纬候,五经百家多所研综。”亦作“博闻强志”。《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亦作“博闻强记”。《史记.三王世家》:“夫贤主所作,固非浅闻者所能知,非博闻强记君子者所不能究竟其意。”亦作“强记博闻”。《周书.长孙兕传》:“兕字若汗,性机辩,强记博闻,雅重宾游,尤善谈论。”《清史稿.邵远平传》:“同邑吴任臣,字志伊。志行端悫,强记博闻,为顾炎武所推。”亦作“洽闻强记”。洽:多,博。《晋书.葛洪传赞》:“景纯笃志绨缃,洽闻强记,在异书而毕综,瞻往滞而咸释。”亦作“强记洽闻”。晋.潘岳《杨荆州诔》:“多才丰艺,强记洽闻。”亦作“多闻强记”。《五灯会元.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辩才冠众,多闻强记,时天台门下推为杰出。”


见“博闻强志”。《礼记·曲礼》:“~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词语博闻强识】  成语:博闻强识汉语词典:博闻强识

猜你喜欢

  • 妇乳饮㹠

    《世说新语.汰侈》:“武帝尝降王武子(晋王济字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婢子百余人皆绫罗绔?(绔,同袴,即裤。?,音luó,女上衣),以手擎饮食,烝(同蒸)㹠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

  • 贤竹林

    源见“竹林七贤”。竹林七贤中,阮籍与阮咸为叔侄。后因以“贤竹林”为对他人叔侄的敬称。《儒林外史》四六回:“弟就要去拜虞博士并庄徵君贤竹林。”【词语贤竹林】   汉语大词典:贤竹林

  • 舒帷

    源见“目不窥园”。指董仲舒下帷苦学。亦借指专心读书。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仪舌忻犹在,舒帷誓不褰。”

  • 从东骏

    参见:天马

  • 墙头马上

    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娥远山色。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来相识,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知君断肠共君

  • 班妾辞

    同“班妾辞辇”。晋张华《女史箴》:“班妾有辞,割欢同辇。”

  • 退飞鹢路

    源见“六鹢风”。比喻落榜不中,仕途失意。唐张鷟《监尹勤奏学生多无经业举送至省落第并请退还本邑以激励庶望生徒进益》:“登上科者,高步于龙门;落下第者,退飞于鹢路。”

  • 一百五

    同“一百五日”。唐姚合《寒食诗》之一:“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词语一百五】   汉语大词典:一百五

  • 寡鹄

    汉.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少寡,养幼孤……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其歌曰:‘悲黄鹄(音hú,天鹅)之早寡兮,七年不双。’”后因以“寡鹄”作为称代寡妇的典故。唐.李商隐《圣女柯》诗:“寡鹄迷苍壑,羁凤

  • 河渡虎

    同“渡虎”。清赵翼《奉命赴滇从军征缅甸》诗:“政绩未能河渡虎,功名敢想阁图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