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绾须征
《汉书.卢绾传》:“汉既斩豨,其禅将降,言燕王绾使范齐通计谋豨所。上使使召绾,绾称病。……又得匈奴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使。于是上曰:‘绾果反矣!’使樊哙击绾。”绾,音wǎn。
汉人卢绾曾跟随刘邦起事,被封立为燕王。后刘邦发现陈豨谋反与他有牵连,于是派樊哙去征剿,绾遂逃往匈奴。后用为比喻叛臣之典。
唐.杜甫《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卢绾须征日,楼兰要斩时。”
《汉书.卢绾传》:“汉既斩豨,其禅将降,言燕王绾使范齐通计谋豨所。上使使召绾,绾称病。……又得匈奴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使。于是上曰:‘绾果反矣!’使樊哙击绾。”绾,音wǎn。
汉人卢绾曾跟随刘邦起事,被封立为燕王。后刘邦发现陈豨谋反与他有牵连,于是派樊哙去征剿,绾遂逃往匈奴。后用为比喻叛臣之典。
唐.杜甫《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卢绾须征日,楼兰要斩时。”
114 ① 玉做的筷子。唐代杜甫《野人送朱樱》诗:“金盘玉筯无消息。”【词语玉筯】 汉语大词典:玉筯
随机应变。《新唐书.郭孝恪传》:“若固守武牢,以军汜水,逐机应变,禽殄必矣!”见“随机应变”。《新唐书·列传第三十六》:“建德悉众远来,粮饷阻绝,殆天亡时也。若固守武牢,以军汜水,~,擒殄必矣!”【词
《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谓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七:“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词语致身】 汉语大词典:致身
《文选》卷五十二、三国魏.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
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晋潘岳《太宰鲁武公诔》:“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没能弥彰。”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晋·潘岳《太宰鲁武公诔》:“~;德之休明,没能弥彰。”【词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原意是指事物的名称是依据人们的共同意向而制定,因而为人们承认和遵守。后则泛指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某种事物的名称、形式或某种社会习俗。荀卿认为,事物的名称并不是本来就合宜的,而是由人们互相约定
笋,竹类的嫩茎和芽。比喻才士众多,如笋并立。出自唐李宗闵事迹。李宗闵(?-847年),字损之,唐宗室,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进士,后历任华州参军事、洛阳尉、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驾部郎中等职。穆宗在
源见“婢作夫人”。谓摹仿不像。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待俺写个奴婢学夫人。”
《汉书》卷七十一《于定国传》:“为人谦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往过,定国皆与钧礼,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
龙门、扶风本是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的住址。龙门: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和陕西省韩城县东北。扶风: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郊。《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迁生龙门。”《后汉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