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人看待今人,也像今人看待前人一样。 常用以抒发古今递变的感慨。 也表示要借鉴前人。语出《汉书.京房传》:“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一作〔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世说新语.规箴》:“(京房)因问帝:‘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答曰:‘其任不忠。’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耶?’曰:‘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曰:‘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后多引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旧唐书.裴炎传》:“炎进谏曰:‘皇太后,天下之母,圣德临朝,当存至公,不宜追王祖祢,以示自私。且独不见吕后之败乎?臣恐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宋.柳开《与李宗谔秀才书》:“后之视今,犹今视昔也,足下惟勉之。”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知难》:“有其理者,不必有其事;接以迹者,不必接以心。若可恃,若不可恃;若可知,若不可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逃名》:“作家一排一排的坐着,将来使人笑,使人怕,还是使人厌倦呢?现在也很难测定。但若据‘前车之鉴’,则‘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大约也还不免于‘悲夫’的了。”


猜你喜欢

  • 奉春长策

    《史记.娄敬传》:“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

  • 抱膝吟

    《三国志》卷五十三《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诸葛亮)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抱膝吟咏是诸葛亮隐居隆中时抒发思情的一种习惯动作。后用作喻

  • 我生不辰

    辰:时。 我出生后没遇上好的世道。 慨叹生不逢时。语出《诗.大雅.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怒。”晋.葛洪《抱朴子.吴失》:“我生不辰,弗先弗后,见将吴土之化为晋域,南民之变成北隶也。”《梁书.敬

  • 无可无不可

    原指孔子对于进退去留,没有成见,该怎样就怎样。后泛指对事依违两可,没有主见。孔子在提到古代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等人时评论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可以说得上是不动摇自己的信念,

  • 捐金沉珠

    汉.陆贾《新语.术事》:“珠玉无用而宝之于身,故舜弃黄金于崭岩之山,捐珠玉于五湖之川,以杜淫邪之欲,绝琦玮之情。”舜把黄金抛到山中,把珠玉抛到河湖中去,是为了杜绝贪财爱宝的庸俗贪欲。后以“捐金沉珠”用

  • 燕处焚巢

    同“燕处危巢”。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濒于危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主谓 燕子处在燃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

  • 洛妃

    同“洛神”。南朝 梁刘令娴《答外诗》之二:“夜月方神女,朝霞喻洛妃。”【词语洛妃】   汉语大词典:洛妃

  • 晒犊

    同“晒犊鼻”。明王思任《题米仲诏勺园》诗之四:“晒犊戏君君笑受,仍云步不羡邯郸。”

  • 青骡事

    《太平御览》卷九〇一引《鲁女生别传》:“李少君死后百余日,后人有见少君在河东 蒲坂,乘青骡。帝闻之,发棺,无所有。”后以“青骡事”为仙去的典实。唐雍陶《哭饶州吴谏议使君》诗:“神仙难见青骡事,谏议空留

  • 大夫树

    同“大夫松”。唐张说《药园宴武辂沙将军赋得洛字》诗:“风高大夫树,露下将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