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呜呼哀哉

呜呼哀哉

原作“于乎哀哉”,为伤痛之辞。旧时祭文中常用以对死者的悲悼。后亦借以指死亡或事情完结,含有诙谐或讽刺的意味。《诗经》里有首讽刺周幽王的诗,诗人看到国势衰败,回忆西周初年的鼎盛局面时说,从前祖先受天命,有召公这样的好臣子,一日开疆一百里,如今呀,一天失去一百里。伤心啊!今天的人啊,不尊重旧有的老臣。

【出典】:

诗经·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例句】: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鲁哀公诔孔丘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尼父!” 鲁迅《集外集·选本》:“不过这类的辩论,照例是不会有结果的。……往复几回之后,而问题于是呜呼哀哉了。”


并列 呜呼,文言叹词。哉,文言语气词。泛指悲哀。语出《诗经·大雅·召旻》:“於乎哀哉! 维今文人,不尚有旧。”后来常用于对死者表示哀悼。多用于祭文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逢时不祥!”现在多用于幽默口吻,表示坏人死了或事情完结。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好几回检查身体,没有死症,不至于~是明明白白的。”△多用于表示悲哀方面。也作“於乎哀哉”。


解释本为表示对死者哀悼的悲痛之辞。现多用来表示死亡或事情完结,有时含诙谐或讽刺意味。

出处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当时最博学的人之一,早年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但不为当时的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专心编修《诗》《书》《礼》《乐》《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称为“至圣”。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十一日,孔子死了。鲁哀公致悼词说:“上天不善,不肯留下他这样一位国老,让他捍卫我居于王位,使我孤零零地忧愁成疾。哎哟!真是悲哀啊!仲尼先生啊,你这样一走,我就失去了约束提高自己的榜样。”

近义一命呜呼

例句

秦邦业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得老病发了,三五日,便呜呼哀哉了。


【词语呜呼哀哉】  成语:呜呼哀哉汉语词典:呜呼哀哉

猜你喜欢

  •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说:“三军的主帅是能用武力劫夺的,但一个人的志向却不能用强力改变。后因以喻意志和信念坚强不可改变。《后汉书.儒林列传.杨伦传》:“有留死

  • 季布折公卿

    《史记.季布列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

  • 鹤避鸡群

    源见“鹤立鸡群”。比喻超群绝俗。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诗:“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

  • 锥印

    源见“悬梁刺股”。指发愤读书的苏秦。唐李绰《〈尚书故实〉序》:“绰避难圃田,寓居佛庙,秩有同于锥印,迹更甚于酒傭。”【词语锥印】   汉语大词典:锥印

  • 青丝白马

    青丝,青色的马缰绳。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谣说:“青丝白马寿阳来。”后来侯景叛乱,果然乘坐白马,士兵都穿着青色衣裳。后以“青丝白马”喻指叛乱。侯景(503-552年)字万景,南朝梁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

  • 别鸡群

    源见“鹤立鸡群”。谓超俗出众。唐雍陶《寄永乐殷尧藩明府》诗:“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

  • 月下绳

    同“月下赤绳”。《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佳期误泄桑中约,好事讹牵月下绳。”

  • 东墦

    源见“乞墦”。指坟地。喻乞求利益的场所。明王思任《戏答范长白》诗:“滇南学使活作怪,误认东墦是林麓。”

  • 己亥讹

    源见“鲁鱼亥豕”。指书籍传抄或刊刻而产生的文字错误。清 黄鷟来《下龟山》诗:“丰碑尚纪庚辰绩,文学还疑己亥讹。”

  • 子羽遗迹

    《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牢。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偃,即子游。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