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指齐国军师孙膑(bìn殡)建议主将田忌用围攻魏国都城之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解救赵国的危急。后以此典比喻围攻敌人的后方据点,迫使敌军撤围的作战方法。田忌,一作田期,田期思。战国初期齐将。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南县),又称徐州子期。率军先后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大败魏军。战国初期,魏国势力强大,便向外扩张,公元前353年,魏国发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hándān寒丹,今河北邯郸),赵国危急,便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想要委任孙膑为主将,孙膑推辞说:“我是受过酷刑之人,不宜做主将。”于是就用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住在有篷帐之车子里,坐而策划。田忌打算带领军队往赵国去,孙膑说:“想解开杂乱纠纷的人,不能握紧拳头用劲;劝解斗殴的人,不能插身进去帮着打。避实击虚,使敌人感到形势受阻而有所顾忌,就自然会主动地解围了。如今魏国猛攻赵国,精锐之士兵必定在国外精疲力尽,老弱残兵在国内疲乏不堪。您不如带领军队火速进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占据他们的交通要道,攻打他们防务空虚的地方;他们必定放弃围攻赵国而回过头来救自己。这是我们一举解除赵国之围而又收到魏国自行挫败之效果。”田忌听从孙膑意见,魏军果真撤离邯郸,和齐军在桂陵(今河南长垣县西北)交战,齐军大败魏军。

【出典】:

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2163页:“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孙膑受过庞涓去膝盖骨之膑刑)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zī资,篷帐)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quán全,通“拳”,握紧拳头用劲);救斗者不搏撠(jǐ脊,搏斗击刺),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即“魏”。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从此,魏也称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pí皮,通“疲”)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之桂陵,大破梁军。”

【例句】: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64回:“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如果敌人在根据地内久踞不去,我可以倒置地使用上述方法,即以一部留在根据地内围困该敌,而用主力进攻敌所从来之一带地方,在那里大肆活动,引致久踞之敌撤退出去打我主力;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办法。”


连动 原指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赵国得救,后指围攻敌人后方据点,迫使敌人撤回其兵力的作战方法。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将田忌、孙膑率兵救赵,趁魏国重兵在外,国内空虚,直捣魏都大梁。魏军得讯撤回,在桂陵遭到齐兵截击,大败。赵国之围遂解。《水浒传》64回:“倘用~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多用于描写作战方法。


解释包围魏国的都城大梁,从而起到解救赵国的目的。后用以比喻避实就虚,以逸待劳的策略。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毙魏也。’”

战国时(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情况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想让孙膑当主帅,孙膑推辞说:“我是受过刑罚而有幸活下来的人,不合适。”于是就用田忌为主帅,以孙膑为军师。孙膑坐在有帷盖的车子里替田忌出谋划策。田忌打算领兵直接到赵国解救,孙膑说:“凡揭开杂乱地纠缠在一起的东西不能握紧拳头,劝解斗殴的人不能参与打斗。如果避实击虚,形势发展受到阻止,就会自我松懈了。现在魏国攻打赵国,精锐的部队一定在国外竭尽其力,老弱之人在国内疲惫不堪。您不如带领军队急赴魏国的首都大梁,占据那里的交通要道,冲击它防备空虚的地方,这样魏军必定会解除对赵国的进攻而救自己的国都。这样我们一举两得,既解除了赵国的围困,又取得挫败魏军的好处。”田忌听从孙膑的安排,魏军果然撤离邯郸,星夜回军援救自己的国都。齐魏两军在桂陵交战,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例句

围魏救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斗策略,重点在于避实就虚、以逸待劳,从而获得胜利。


【词语围魏救赵】  成语:围魏救赵汉语词典:围魏救赵

猜你喜欢

  • 天人之际

    天道与人事的相互关系。西汉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我也不自量力,近年来想要用简陋的文辞,搜集天下散失的传闻,考核它的各类事迹,探讨它的成败或兴衰的原因,共写成130篇,想要探究天道与人事的相互关系

  • 袴襦

    源见“歌五袴”。指地方官的惠民善政。唐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初,仆射太原公,以子房之帷幄布泉城,以叔度之袴襦纩泉民,而谓竺乾之道与尼 聃鼎。”清赵翼《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岂有袴

  • 半臂忍寒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五:“〔宋祁〕多内宠,后庭曳罗绮者甚众,尝宴于锦江,偶微寒,命取半臂,诸婢各送一枚,凡十余枚皆至,子京(宋祁)视之茫然,恐有厚薄之嫌,竟不敢服,忍冷而归。”半臂,短袖或无袖上衣。

  • 辟孝妇

    源见“东海孝妇”。谓枉杀无辜。明刘基《夏夜台州城中作》诗:“古时东海辟孝妇,草木枯瘁连三冬。”

  • 八月槎

    源见“乘槎”。本指传说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借指如期往来的船只。唐杜甫《秋兴》诗之二:“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词语八月槎】   汉语大词典:八月槎

  • 沉舟侧畔千帆过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首七律,是刘禹锡在扬州

  • 桓伊筝

    《晋书.桓伊传》:“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年,……帝召伊饮燕,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无迕,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

  • 提耳

    同“耳提面命”。宋司马光《除兼侍读学士乞先次上殿札子》:“伏蒙圣恩,曲赐手诏,过加奖待,谕以至意,温密纤悉,提耳谆谆。”清钱谦益《兵科给事中李遇知父友竹加赠征仕郎兵科给事中制》:“生而有气谊可见,殁而

  • 莞然而笑

    见“莞尔而笑”。【词语莞然而笑】  成语:莞然而笑

  • 效痛颦眉

    同“效颦”。唐元稹《君莫非》诗:“惧聋摘耳,效痛颦眉,我不非尔,尔无我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