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土龙刍狗

土龙刍狗

刍:草。土捏的龙,草扎的狗。比喻徒有其名而无实用或名不符实。杜微,字国辅,梓潼涪(今四川绵阳东)人。刘璋辟为从事,以疾去官。刘备定蜀后,闭门不出。后主建兴二年(公元224年),诸葛亮为丞相,招纳贤才,举为主簿,以老病乞归。诸葛亮给他写信说:“曹丕篡位,自立为帝,好比土做的龙,草扎的狗,徒有其名。本想和诸贤士趁此有利时机,行正义之师讨灭他。你还没有亲加教诲就要归隐山林,我只希望你以德辅佐陛下,并不让你承担军旅之事,何故如此渴求弃官归乡呢。”并拜之为谏议大夫,以使杜微得以施展抱负。

【出典】:

三国志·蜀·杜微传》卷42第1019页:“微自乞老病求归,亮又与书答曰:‘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欲与群贤因其邪伪,以正道灭之。怪君未有相诲,便欲求还于山野。’”


并列 刍,牲口吃的草。泥土制的龙,草扎的狗。比喻有其名,无其实。《三国志·蜀书·杜微传》:“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之有名也。”※刍,不读作chū。△贬义。多用于比喻有名无实的事物。 →土鸡瓦犬 ↔金相玉质


【词语土龙刍狗】  成语:土龙刍狗汉语词典:土龙刍狗

猜你喜欢

  • 鲍照篇翰

    《南史.鲍照传》:“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文辞赡逸,尤长乐府,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元嘉中,河济俱清,当时以为美瑞,照为《河清颂》,其序甚二。临海王子顼为荆州,照为前军参军。”《文选》鲍照《拟古》诗之三

  • 阳城笑

    源见“东墙窥宋”。指美女迷人的笑。唐李商隐《镜槛》诗:“隐忍阳城笑,喧传郢市歌。”【词语阳城笑】   汉语大词典:阳城笑

  • 龙颔

    源见“探骊得珠”。喻指险境,难处。唐 陆复礼《珠还合浦赋》:“利用溥博,何必取之于龙颔;报德宏多,奚由得之于蛇口?”亦借称骊龙之珠。唐杜牧《和裴杰秀才新樱桃》:“圆疑窃龙颔,色已夺鸡冠。”【词语龙颔】

  • 睢水英雄

    《史记.项羽本纪》:“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秦末,楚汉争夺天下,战斗十分激烈,楚军攻克彭城,乘胜追击汉军到瀔水和泗水,再追

  • 罢马不畏鞭棰

    疲劳乏力的马不怕鞭打,比喻穷困不堪的老百姓不怕严刑峻法。罢:通“疲”。汉代桓宽《盐铁论.绍圣》:“罢马不畏鞭棰,罢民不畏刑法。”主谓罢,通“疲”。疲劳乏力的马不怕鞭打。比喻处于绝境的人而无所畏惧。语出

  • 兰言

    源见“金兰之友”。指情投意合的知心话。唐黄滔《薛推前辈启》:“遽起兰言,爰开金口。”【词语兰言】   汉语大词典:兰言

  • 毫厘千里

    又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微小长度和重量单位。常用以指若有微小差误,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季振宜,字诜(shēn身)兮,号沧苇,汉族,泰兴(今江苏泰兴县)人。顺治四年(

  • 中散有正声

    参见:中散琴

  • 从龙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谓随从帝王或领袖创业。后唐卢殷《欲销云》诗:“欲隐从龙质,仍余触石文。”清戴易《钓台》诗:“当时赖有从龙彦,却使幽人享太平。”【词语从龙】   汉语大词典:从龙

  • 我辈情钟

    同“我辈钟情”。宋姜特立《蝶恋花.送妓》词:“我辈情钟君漫与,为云为雨应难据。”【词语我辈情钟】  成语:我辈情钟汉语大词典:我辈情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