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天各一方

天各一方

苏武《诗》之四:“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后以“天各一方”谓分离后远隔两地。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今则天各一方,风流云散。”


主谓 形容各居一处,相距遥远。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汉·苏武《古诗四首》之一:“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谌容《人到中年》:“这两个……同窗共事二十余载的好友即将~,两人心情都很沉重。”△常用于距离方面。→天人路隔 天南地北 天南海北 天涯海角 ↔近在咫尺 近在眼前


【词语天各一方】  成语:天各一方汉语词典:天各一方

猜你喜欢

  • 柯则

    同“柯斧”。宋文天祥《与赵大卿孟傅》:“一规一随,赖有柯则。”【词语柯则】   汉语大词典:柯则

  • 听其言,观其行

    或简化称“听言观行”。原指孔子总结的教育方法,后来广泛应用于人际交往,表示不能只相信诺言,还要看其能否兑现诺言。孔子所欣赏的一个学生宰予在白天睡大觉,孔子心中非常不满,说,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泥土作的

  • 受降城

    《史记.匈奴列传》:“是岁,汉使贰师将军广利西伐大宛,而令因杅将军敖筑受降城。……初,汉闻此言,故筑受降城。”汉武帝击败匈奴后,曾在北方边境筑受降城,接受匈奴贵族的投降。唐中宗时,张仁愿也在黄河以北筑

  • 腰瘦东阳

    源见“沈约瘦”。形容消瘦。清 王锡振《念奴娇.京庐病起》词:“我亦腰瘦东阳,带围浑减尽,凤楼孤侧。”

  • 三里雾

    《后汉书.张楷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时关西人裴优亦能为三里雾,自以不如楷,从学之,楷避不肯见。”三里雾,亦即浓雾,令人迷而不见的氛围环境,后用以借指道术。唐.李商隐《圣女祠》诗:“无质易

  • 柴读书

    见“燃松读书”。《后汉书·侯瑾传》:“侯瑾字子喻,少孤贫,依宗人居,性笃学,恒佣作为资,暮柴以读书。”

  • 繇余讽秦

    《史记.秦本纪》:“戎王使由余于秦。闻缪公贤,故使由余观秦。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缪公怪之,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

  • 十洲三岛

    源见“十洲”、“三神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宋何薳《春渚纪闻.王乐仙得道》:“某于十洲三岛,究访并无此人名籍,后检蓬莱谪籍中,始见其名氏乡里也。”清周亮工《书影》卷三:“求仙者何必十洲三岛乎!”见

  • 泰山小

    《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用秋毫之末为最大,泰山为最小,来说明不要局限在感官认识上去比较事物表面上的数量差别,而是要通过抽象思维去认识一切

  • 金不换

    形容佳墨的可贵。《渊鉴类函》卷二〇五引成老相《墨经》:“凡墨日日用之,一岁才减半分,如是者万金不换。”后因把墨称为‘‘金不换”。【词语金不换】  成语:金不换汉语大词典:金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