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妻嫂笑苏秦

妻嫂笑苏秦

指苏秦不得志时被家里妻嫂等人取笑。后以此典指出游不得志而归来,遭人耻笑;也有以“下机”反其意而用之。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乘轩里人。曾东往齐国从师,向鬼谷先生(战国时纵横家,居住鬼谷〔今河南登封县东〕,因称鬼谷子)求学。随后,苏秦到外地游说几年,遇到严重经济困难,只得回家。兄嫂、弟妹、妻子、小妾等都暗地嘲笑他,说道:“按照东周人之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于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二的盈利作为谋生之主要手段。现在您丢掉根本,却以口舌游说为职业,遭受穷困,不也是应该吗!”苏秦听到这些话,感到惭愧,暗自伤心,于是关上门整天不出来,拿出自己藏书,全神通读起来。此典又作“下机人”、“惭妻嫂”、“妻嫂欺”、“嫂不下机”、“下机妻”、“苏家妇”。

【出典】:

史记》卷69《苏秦列传》2241页:“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一般指农业,此处指从事手工业或商业)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例句】:

南朝梁·何逊《学古赠丘永嘉征还》:“窥见应门出,遥识下机人。” 唐·高适《酬裴秀才》:“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唐·杜甫《奉送魏六丈》:“季子黑貂敝,得无妻嫂欺。” 元·揭傒斯《送徐元山》;“妻能力谏何足去,嫂不下机非所耻。” 清·唐孙华《年家子杨位凝家贫出游不遂》:“尚闻投杼母,岂有下机妻。” 清·翁照《将之北河留别》:“料应不学苏家妇,金尽归来也下机。”


【典源】 《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羸滕履��, 负书担橐, 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

【今译】 战国时苏秦 (字季子) 游说秦王,十次上书鼓吹“连横”,均遭秦王拒绝。几年过去了,苏秦的黑貂裘破了,百斤黄金也用尽了,资用匮乏,只得离开秦国返回。他脚踏绳编的鞋,肩背书籍行李,容颜枯瘦,面色黑黄,样子十分狼狈。回到家里,家人对他非常冷淡,妻子不下织机迎接而继续织布,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也不理睬他。苏秦感慨地说:“妻子不把我看作丈夫,嫂子不把我看作小叔,父母不把我看作儿子,他们这样对待我,都是秦王不用的罪过啊!”家人见他困窘而返,都纷纷耻笑说:“我们周人素以治产业、事工商赚钱为本分,你如今不务正业去卖弄口舌,落得如此狼狈,不也是必然的吗!”苏秦听了很是惭愧。

【释义】 后以此典指出游不得志而归来,遭人耻笑; 有时也以“下机”等反其意而用之。

【典形】 惭妻嫂、妻嫂欺、嫂不下机、苏家妇、下机妻、下机人、愧见家中妻、应嗔不下机、行看嫂下机、耻妻嫂、鸣机妇、还家畏嫂轻、不下机。

【示例】

〔惭妻嫂〕 唐·高适《酬裴秀才》:“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

〔妻嫂欺〕 唐· 杜甫《奉送魏六丈》:“季子黑貂敝,得无妻嫂欺。”

〔嫂不下机〕 元·揭傒斯《送徐元山》:“妻能力谏何足云,嫂不下机非所耻。”

〔苏家妇〕 清·翁照《将之北河留别》:“料应不学苏家妇,金尽归来也下机。”

〔下机妻〕 清·唐孙华《年家子杨位疑家贫出游不遂》:“尚闻投杼母,岂有下机妻。”

〔下机人〕 南朝梁·何逊《学古赠丘永嘉征还》:“窥见应门出,遥识下机人。”


猜你喜欢

  • 系足之绳

    源见“月下老人”。谓缔结婚姻。《二刻拍案惊奇》十一:“绿袍年少,别牵系足之绳;青鬓佳人,立化望夫之石。”

  • 土偶桃梗

    《战国策.齐策三》:“〔苏秦〕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土,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

  • 佳城

    同“滕公佳城”。《文选.沈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诗:“谁当九原上,郁郁望佳城?”李周翰注:“佳城,墓之茔域也。”【词语佳城】   汉语大词典:佳城

  • 黄袍加身

    比喻篡权夺位。黄袍:古代帝王穿的龙袍。赵匡胤(927-976年),世为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出生于洛阳(今属河南)。成年后应募从军,后周显德六年(959年),积功升殿前都检点,掌握禁军大权。同年六月,

  •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

    基、胎:初始。 意谓祸福的产生都有其根源或初基,而绝非偶然。语出《汉书.枚乘传》:“福生有基,祸生有胎。”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基、胎皆始也。”唐.辛替否《陈时政疏》:“臣闻于古人曰:‘福生有基,祸生

  • 笄字

    笄( ㄐㄧ jī 几):本是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笄字”是指古代女子到了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也就是到了成年可以出嫁的时期。《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曲礼上》

  • 田窦醉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丞相卒饮至夜,极欢而去。”《文选》卷二十九晋.曹颜运(摅)《感旧诗》:“廉蔺门易轨,田窦相夺移。”汉

  • 宫梅巧样妆

    同“梅花妆”。宋裘万顷《雪中再示元德元龄二弟》诗:“青青窗外几修篁,也学宫梅巧样妆。”

  • 紫梨

    旧题汉.郭宪《别国洞冥记》卷二:“涂山之背,梨大如升,或云斗,紫色,千年一花,亦曰紫轻梨。”《尹喜内传》:“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紫梨。”(引自《艺文类聚》卷八六)神话传话,有一种仙梨,一千年才开

  • 旅琐

    《易.旅》:“旅琐琐,斯其所取灾。”王弼注:“寄旅不得所安,而为斯贱之役,所取致灾,志穷且困。”因以“旅琐”指旅居困顿。宋张方平《送客游兖海》诗:“访旧自堪宽旅琐,贤侯况似蜀文翁。”《宋史.度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