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孙绰才冠

孙绰才冠

晋书.孙楚传》附《孙绰传》:“绰字兴公。”“少以文才垂称,于时文士,绰为其冠。温、王、郗、庾诸公之薨,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焉。”

东晋人孙绰,以文才著称于当世,在当时文士中,绰居其冠。后用以称美才士之典。

唐.李瀚《蒙求》诗:“贺循儒宗,孙绰才冠。”


猜你喜欢

  • 惊鸿虚发下平原

    源见“空弦落雁”。形容箭艺高超。明梅鼎祚《玉合记.逆萌》:“破的听鸣弦,一箭双穿,惊鸿虚发下平原。管取射人先射马,七札谁坚?”

  • 蒙汜

    《文选.张衡〈西京赋〉》:“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蒙汜。”薛综注引《楚辞》:“出自阳谷,入于蒙汜。”本指日落之处,后用以喻垂暮之年。南朝 梁江淹《杂体诗.效郭璞游仙》:“永得安期术,岂愁蒙汜迫。”【

  • 牧猪奴

    源见“禹惜寸阴”。指赌徒。宋朱熹《观洪遵双陆谱有感》诗:“只恐分阴闲过了,更教人诮牧猪奴。”清 捧花生《画舫馀谈》:“家无担石储,而一掷百万,世岂鲜牧猪奴哉!”【词语牧猪奴】   汉语大词典:牧猪奴

  • 荆山璧

    源见“和氏之璧”。指和氏璧,泛指宝玉。亦喻杰作。唐李德裕《重忆山居.罗浮山》诗:“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宋黄庭坚《定交诗效鲍明远体呈晁无咎》:“定交无一物,秋月以为期。执持荆山璧,要我雕琢之。”【

  • 京师

    《诗.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马瑞辰通释:“京为豳国之地名……吴斗南曰:‘京者,地名;师者,都邑之称,如洛邑亦称洛师之类。’其说是也。”后以“京师”泛称国都。《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

  • 枋榆

    同“榆枋”。清 黄鷟来《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三:“短翼愧卑栖,恻怆伤枋榆。愿假长风力,南溟徙归途。”【词语枋榆】   汉语大词典:枋榆

  • 沧海一粟

    大海中的一粒粟米。比喻极其渺小。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偏正 粟,小米,谷子。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语本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张贤亮

  • 不轨不物

    轨:指礼法准则。物:指典章制度。 谓行事不合制度准则。语出《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北齐书.帝纪.总论》:“既不轨

  • 穆如清风

    《诗经.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穆:美。意谓和美如清风化养万物。也用于形容人的气度柔和清朗。梁.裴子野《丹阳尹湘东王善政碑》:“德政宽明,化先仁惠,不严之治,穆如清风。”主谓 穆,美。形

  • 乘牛斗槎

    源见“乘槎”。谓乘仙舟登天遨游。元揭傒斯《入黄河和李提举韵》:“梦乘牛斗槎,濯足昆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