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愿作为珍贵的玉器被打碎,也不愿作微贱的瓦片以求得保全。比喻为坚持真理、正义宁可去死,也不苟且偷生。公元550年,东魏权相高洋,废孝静帝元见善自立,建立了北齐政权。就在这一年,天空出现了日食。古人迷信,把日食看作灾难的预兆。高洋很害怕,担心自己会像东汉时的王莽一样,夺了刘家的天下又被刘氏杀掉,于是下令把元室及近亲七百余人全部杀死,抛尸渭河,河中之鱼食人尸体,以至于人们几年不吃渭河中的鱼。面对杀戮,元氏的远房宗族一个叫元景安的提出改姓高氏,以求保全性命,元景皓坚决反对说:“怎么能丢弃自己的宗族,改姓别人姓氏呢?大丈夫宁可作为玉器被打碎,也不能为了保全而去作瓦片。”高洋听到元景安的告密后,杀死了元景皓。但他的义节却使人怀念。

【出典】:

北齐书·元景安传》卷41,544页:“景皓云:‘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例句】:

姚雪垠《李自成》1卷12章:“咱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跟他们拼到底吧。” 老舍《四世同堂》56:“只要中国人肯抱定宁为玉碎,不求瓦全的精神抵抗暴敌,中国就不会灭亡。”


其他 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到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决不丧失气节屈辱偷生。姚雪垠《李自成》1卷12章:“咱~。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跟他们拼到底吧。”△褒义。多用于表达为祖国、为革命而杀身成仁的志士们的英雄气概。也作“宁玉碎,毋瓦全”、“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可玉碎,不做瓦全”、“宁可玉碎,何能瓦全”。


【词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汉语词典: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猜你喜欢

  • 目中无人

    源见“目无馀子”。谓狂妄自大。《红楼梦》七回:“因他仗着宝玉和他相好,就目中无人。”主谓 心目中没有任何人,形容骄傲自大,唯我独尊。廖辉英《爱情良民》:“真是,那个案子我也不赞成,太为所欲为了,~,全

  • 卧牛城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六:“先是术者言京城如卧牛,贼至必击善利、宣化、通津三门,善利门其首也,宣化门其项也,通津门在善利 宣化之间,而此三门者贼必攻之地。后如其言。”后因以“卧牛城”称宋代汴京(

  • 凿壁悬梁

    源见“凿壁偷光”、“悬梁刺股”。指勤奋读书。明徐霖《绣襦记.正学求君》:“效先儒入室升堂,淑诸人凿壁悬梁。”并列 形容读书刻苦。语本晋·葛洪《西京杂记》卷2:“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 借刀杀人

    比喻利用别人去害人。明代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范)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赵)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连动 比喻自己不露面,利用他人之手害人。高阳《粉墨春秋》:“李士群却想了一条~

  • 赐告

    给假归家养病。古时官吏休假叫告,赐告,意谓假期已满,赐予续假。《史记.高祖本纪》裴骃《集解》引孟康曰:“汉律,吏二千石,有予告、赐告。予告者,在官有功最,法所当得者也。赐告者,病满三月当免,天子优赐,

  • 散栎

    源见“樗栎”。喻无用之人。明唐顺之《天宁寺尘外楼》诗:“已甘散栎终年计,耻逐冥鸿万里腾。”【词语散栎】   汉语大词典:散栎

  • 谢池梦草

    源见“梦惠连”。谓诗文创作有神助。宋周密《木兰花慢.断桥残雪》词:“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

  •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三十六策:也作三十六计,本是一部兵书之名,成书年代已经无从考察,主要是搜集古代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一些要诀。全书分为六个大计,六个大计中每大计又分六小计,总共三十六计。故人名此书为《三十六计》。其最后

  • 枚藻

    《汉书.枚乘传》:“复游梁,梁客皆善属辞赋,乘尤高。”西汉文学家枚乘善辞赋,尤以藻饰华美而著称。后人常以“枚藻”作为称美辞臣文藻的典故。唐.李峤《夏晚九成宫呈同僚》诗:“枚藻清词律,邹谈耀辩锋。”【词

  • 树铃索

    源见“护花铃”。指惜花护花。宋 陈德武《水调歌头.咏惜花春起早》词:“树铃索,高障槛,补篱藩。丁宁莺燕蜂蝶,上下莫争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