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战国策.魏策一》:“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予。’任章曰:‘……君与之地,知伯必骄。骄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人,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将欲,打算;与,给予。“将欲取之,必如与之”后作“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用以作“要想取得对方的东西,必须暂时先给对方一些东西”的典故。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


猜你喜欢

  • 螗斧侵

    源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喻祸患。螗,同“螳”。宋梅尧臣《秋日咏蝉》诗:“虚腹曾何竟,常忧螗斧侵。”

  • 越石负刍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晏子之晋睹齐累越石父解左骖赎之与归第二十四》:“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塗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

  • 商岩雨

    同“商岩霖雨”。宋王之道《青玉案.送无为守张文伯还朝》词:“柏台冠豸,金銮视草,便作商岩雨。”宋杨无咎《青玉案.次贺方回韵》词:“要教强健,召还廊庙,永作商岩雨。”【词语商岩雨】   汉语大词典:商岩

  • 事半功倍

    用力小而收效大。《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六韬.龙韬.军势》:“夫先胜者,先见弱于敌,而后战者也,故事半而功倍焉。”

  • 符融幅巾

    《后汉书.符融传》:“符融字伟明,陈留浚汉人也。少为都官吏,耻之,委去。后游太学,师事少府李膺。膺风性高简,每见融,辄绝它宾客,听其言论。融幅巾奋褎(xiù袖本字),谈辞如云,膺每捧手叹息。”幅巾就是

  • 斗粟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指微薄的俸禄。宋陈与义《道中寒食》诗之二:“斗粟淹吾驾,浮云笑此生。”源见“尺布斗粟”。讥兄弟不和或不相容。《新唐书.吴竞传》:“陛下即位四年,一子弄兵被诛,一子以罪谪去,惟相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铄( ㄕㄨㄛˋ shuò ):熔化。积毁:积累起来的毁谤。销:销熔。 众口一词,可以使金属熔化;纷纷而来的毁谤,可以使白骨销熔。 表示纷纭的舆论,恶意的中伤,足以淆乱视听,致人于死地。语出《史记

  • 惊落梁尘

    同“歌落梁尘”。宋史浩《青玉案.为戴昌言歌姬作》词:“清歌谁许《阳春》和,悄不放、遥空片云过。惊落梁尘浑可可。”

  • 筑室道谋

    又作“筑舍道傍,三年不成。”意谓造房子请教路人,不能成功。比喻人多口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古时有一首斥责周幽王不纳良言、惑于邪谋的诗说,订计划真可叹呀,不把先人来效法,不从道义来出发。只把那浅言来采

  • 言鲭

    源见“五侯鲭”。谓言语精美有味。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跋织锦回文图后》:“国初钱镇州 惟治,尝有《宝子垂绶连环》之诗,亦《锦文》之遗范,而世罕传。故聊附卷左,以资书隽言鲭之余味焉。”【词语言鲭】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