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资:积蓄。 牢固地掌握它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表示任何知识或技能,只要熟练掌握,日久便能运用自如。语出《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儿女英雄传》二三回:“公子笑道:‘他果然既来之则安之;我也只得因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了。’”


猜你喜欢

  • 牛鬼少年

    唐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评李贺诗构思奇特,谓“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又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载:李贺二十四岁去世,传说将死时,见一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后因以“

  • 郑家婢

    同“郑玄家婢”。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每一掉文,如匡说解颐,不数郑家婢泥中之对。”

  •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后因以“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用为指愚笨的人经过反复考虑,总会有可取的地方的典故。多用作自己发表意见时的客气话。鲁迅《花边

  • 风雨连床

    同“风雨对床”。清秋瑾《挽故人陈阕生》诗序:“回忆省垣聚首,风雨连床,曾几何时?谁怜一别,竟无会面之期。”见“对床夜雨”。清·秋瑾《挽故人陈阕生》:“回忆省垣聚首,~,曾几何时,谁怜一别,竟无会面之期

  • 玄豹潜形

    源见“南山雾豹”。喻贤者隐居避世。唐高適《鹘赋》:“比玄豹之潜形,同幽人之在野。”

  • 止足之分

    止足:安分守己的意思。知道止足之分,就能量力守志,或自甘退隐,摆脱荣辱。晋代潘岳《闲居赋》:“于是览知止足之分。”《世说新语.言语》:“孙绰赋《遂初》,筑室畎川,自言见止足之分。”【词语止足之分】  

  • 先声夺人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后因以“先声夺人”谓先张扬声威以挫敌之士气。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三:“今中国欲大举以灭交趾,兵法有先声夺人之心,不若先举兵入寇。

  • 三刖璞

    同“三献三刖”。元吴莱《严陵应仲章自杭寄书至赋此答之》诗:“呼号三刖璞,慷慨五陵镳。”

  • 上蔡逐猎

    同“上蔡苍鹰”。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南阳校书,去之已远;上蔡逐猎,知之何晚!”

  • 予末小子

    古代帝王对“先王”指称自己。语出《书.顾命》:“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后汉书.明帝纪》:“诏曰:‘予末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宁。’”《亢仓子.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