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庖丁,名字叫丁的厨役。文惠君,即梁惠王。踦,音jǐ,一足站立。庖丁用一条腿的膝盖顶住牛解剖,故只有另一足站立。砉,音huá,皮骨相离析的声音。奏,进。騞,音huò,比砉然更大的声音。桑林,汤时乐名。经首,为尧时的《咸池》中乐章名。

养生主,即论养生的主要关键,或说“生主”指人的精神。庄子用“庖丁解牛”的事例说明,世间事物虽然错综复杂,只要适应自然之理,熟悉规律,掌握技艺,就不会蒙受损伤。后因以“庖丁解牛”比喻养生之道,或用以赞美神妙的技艺。

宋.苏轼《苏轼文集》十一《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宋.无名氏《竹林诗评》:“何逊之作,不费气力,如庖丁解牛,风成于然。”


主谓 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掌握了规律,做事技艺熟练、得心应手。语本《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王宰牛,技艺熟练神奇,得心应手而游刃有余。徐铸成《旧闻杂记补篇》:“评议历史人物,该像~一样,摸清情况,一刀下去,骨头是骨头,肉是肉,分解得清清楚楚。”△褒义。多用于表现技艺精湛神奇。→得心应手


【典源】《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yi),砉(xu) 然响然,奏刀騞(huo) 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 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xi)导大窾(kuan),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gu) 呼! 良庖岁更刀,割也; 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o) 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所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今译】 庖丁给文惠君宰牛,他手触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的声响,进刀时刷刷的,无不合乎音律。符合《桑林》舞曲与《经首》乐曲的节奏。文惠君惊叹地说:“啊,太好了! 宰牛的技术怎么会达到如此的地步呀?”庖丁放下屠刀答道:“我所爱好的是道,已超出一般技艺的范围了。起初我宰牛时,所看到的无不是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就再见不到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只用精神去感知,而不必用眼看。感官的作用已经停止,仅思想心神在活动。依照牛体的结构,我从空隙大的地方进刀,再顺着骨节的缝隙运刀,不曾碰着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也不曾碰到附着在骨上的肉及筋肉聚结之处,更何况大骨头呢? 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割肉; 一般的厨师一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砍断骨头。如今我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宰过的牛也有几千头了,而刀刃还像刚磨的一样。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却薄得似乎一点厚度也没有,把极薄的刀刃置入有间隙的骨节中间,显得非常宽绰,有充分的回旋余地,所以这把刀用了十九年,刀刃还像刚磨的一样。虽然如此,每遇筋骨交结的地方,我觉得难于下刀,就格外谨慎,目光专注,动作缓而不急躁,这样,刀只轻轻一动,整头牛就骨肉相离了,肉好似土块散落在地上。此时,我提刀而立,环顾四周,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干收藏。”文惠君很受启发,说:“妙啊! 听了庖丁一席话,我懂得养生的道理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观察事物精辟透彻,处理问题能够因势利导,得心应手; 也以“肯綮”等形容事物的关键部分。

【典形】 丁解牛、发硎、解牛、肯綮、目牛无全、牛刀投隙、庖丁、庖丁解牛、綮肯、刃游余地、刃有余、善刀、投刀、无全牛、游刃、游刃有余、余刃、牛在肯全形、庖丁投刃、庖丁下刀迟、目无全牛、不见全牛、解全牛、释牛刀、投虚刃、不目全、刀解牛。

【示例】

〔丁解牛〕 宋 · 陆游 《六艺示子聿》:“沛然要似禹行水,卓尔孰如丁解牛?”

〔发硎〕 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掘狱知理剑,提刀见发硎。”

〔解牛〕 宋·崔遵度《属疾》:“笔苑多批凤,词锋胜解牛。”

〔肯綮〕 宋·陆游《倚筇》:“未免解牛逢肯綮,岂能相马造精微。”

〔目牛无全〕 晋·孙绰 《游天台山赋》:“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

〔牛刀投隙〕 宋·苏轼《黄几道郎中同年挽词》:“井水无波任缾绠,牛刀投隙任宫商。”

〔庖丁〕 宋·孙何《读杜子美集》:“庖丁尽余刃,羿彀肯虚弯。”

〔庖丁解牛〕 宋·黄庭坚《寄上叔父夷仲》之一:“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豨知民心。”

〔綮肯〕 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只忧非綮肯,未觉有羶腥。”

〔刃游余地〕 元·李庭《水龙吟·萧公弼生朝》:“尽道翱翔物外,解牛刀,刃游余地。”

〔刃有余〕宋·曾巩《酬江西运使蒋颖叔》:“收科同日曳华裾,砉划惊闻刃有余。”

〔善刀〕 宋·陆游《道室杂咏》:“轻用镆铘终折缺,善刀何止解千牛。”

〔投刃〕 唐·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所谓投刃而皆虚,为其政而则理成,去若始至,人多怀思。”

〔无全牛〕 宋·黄庭坚《都下喜见八叔父》:“德音润九里,政事无全牛。”

〔游刃〕 唐· 张祜 《送韦正贯赴制举》:“大战希游刃,长途在着鞭。”

〔游刃有余〕 宋·黄庭坚《次韵寄上七兄》:“谁言游刃有余地,自信无功可补天。”

〔余刃〕 唐·白居易《崔咸可洛阳县令制》:“加以词学,缘饰吏能,操割洛阳,必有余刃。”


【词语庖丁解牛】  成语:庖丁解牛汉语词典:庖丁解牛

猜你喜欢

  • 不修边幅

    《后汉书.马援传》:“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李贤注:“言若布帛修整其边幅也。”后以形容不注意服饰整洁、仪容美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肆

  • 骥尾蝇

    源见“蝇随骥尾”。喻依附贤能或有名人而成名者。亦常用为自谦的套语。清唐孙华《寿座王讲学仇先生》诗:“敢跃龙门鲤,忻随骥尾蝇。”

  • 白玉成楼

    源见“玉楼受召”。谓优礼贤才。宋刘克庄《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莫献渠侬,白玉成楼,黄金筑台。”

  • 分虎

    《后汉书.宦者传序》:“苴茅分虎,南面臣人者,盖以十数。”唐.李贤注:“封诸侯各以其方土色,苴以白茅,而分铜虎符也。”汉朝时候,分封诸侯以铜虎符为凭信,一半留朝,另一半赐诸侯保存。后遂用为封侯或委任地

  • 刘郎玉斗

    《史记.高祖本纪》载:鸿门宴刘邦命张良以玉斗一双献范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时,项伯拔剑对舞,使项庄未能得逞。刘邦走后,范增拔剑斩碎玉斗。后以“刘郎玉斗”指贿赂之物。宋辛弃疾《破阵子.为范南伯寿》词:

  • 函谷丸泥封

    同“函谷封丸泥”。明张煌言《挽董若思明经》诗:“函谷丸泥封未得,丰城剑气杳难分。”

  • 锵金掷

    源见“掷地金声”。形容文章绝妙。五代齐己《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诗之一:“骚雅锵金掷,风流醉玉颓。”

  • 颜光禄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宋光禄大夫颜延之》:“其源出于陆机,尚巧似。……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颜终身病之。南朝宋人颜延之,曾任金紫光禄大夫,也是著名诗人。后遂用为咏能诗官员之

  • 没下梢与不到头

    宋.郭彖《睽车志》卷四:“逆亮末年,自制尖靴,头极长锐,云便于取镫,而足趾所不及,谓之不到头;又为短鞭,仅存其半,谓之没下梢。其后谕盟犯顺,果为其下所戕,死于江上。”金主完颜亮自制的短鞭叫“没下梢”,

  • 百口累

    《晋书.周?传》:“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司空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将入,导呼?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直入不顾。”东晋时,王敦造反,敦的堂弟王导在朝廷任丞相而害怕受到牵连,故带领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