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当断不断

当断不断

指司马迁撰写《史记·春申君列传》最后评论春申君黄歇是:应当决断而不决断,反而受到他的祸害了。后以此典比喻办事优柔寡断,坐失良机。春申君黄歇担任楚宰相第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生病。朱英对春申君黄歇说:“人世间有不望而来的幸福,也有不望而来的灾祸。现在您处在不望而来的世道,服事不望而来的国君,怎么可以没有不望而来的帮手呢?”春申君黄歇说:“什么叫不望而来的幸福?”朱英说:“您担任楚国宰相二十多年了,虽然名义上是宰相,实际上却是楚王啊。现在楚考烈王生病,早晚将会去世,您就要辅佐幼主,代替他主持国政,好象伊尹、周公一样,等国王长大,就将政权还给他,否则您就可以南面称王而据有楚国?这就是所说不望而来的幸福。”春申君说:“什么叫不望而来的灾祸?”朱英说:“李园不理国事却是您的仇人。不统领军队却收养敢死的武士已经很久了,楚考烈王一去世,李园一定先入宫廷夺取权力,杀死您来灭口,这就是所说不望而来的灾祸。”春申君说:“什么是不望而来的帮手?”朱英回答说:“您派我担任郎中(管车、骑、门户),楚考烈王去世,李园一定先进入宫廷,我为您杀死李园,这就是所说不望而来的帮手。”春申君说:“您抛开这种想法吧。李园是个软弱人,我又和他相熟,将来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朱英知道自己的意见不会被采用,恐怕灾祸累及自己,就逃走了。十七天以后,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果然先进宫,派敢死武士埋伏在宫门里面。春申君一进宫门,李园收养敢死武士就把他夹住刺死,砍下头,扔在宫门外。接着派官吏杀尽灭绝春申君一家。司马迁说:“俗话说:‘应当决断而不决断,反而遭受他的祸害了。’春申君失策不听朱英的话不就是这样吗?”

【出典】:

史记》卷78《春申君列传》2397、2398页:“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商初大臣,助汤灭夏桀)、周公(周武王之弟,助武王灭商,武王死,成王幼,由他摄政),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置之。李园,弱人也,仆(自谦词)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不用,恐祸及身,乃亡去。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jí集,通“戟”,宫门插戟)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通“夹”,夹住)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太史公曰: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

【例句】: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羊祜传》:“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明·汤显祖《南柯记·象谴》:“语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驸马事已至此,千岁作何处分?”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4回:“公子吕曰:‘主公岂不闻周公诛管蔡之事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偏正 断,决断。指应该决断时不能作出决断。语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向斯《宫》卷2:“袁绍是个自以为聪明的人,唯恐天下不乱,何进的缺乏明见、~,又恰恰说明在如此重大关头,何进其人完全没有能力执掌国家的军政。”△贬义。用于描写不能当机立断。→优柔寡断 犹豫不决 ↔当机立断。也作“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断不断,反受其祸”、“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解释该作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就会贻误时机,自受其祸。形容做事犹豫不决,反倒会受到祸害。

出处史记·春申君列传论》:“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

春申君是楚国考烈王的宰相,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为此非常操心,到处寻找适合的妇女进献,献了很多,但还是没有儿子。这时,赵国人李园带着她妹妹,想献给楚王。但他听说楚王不能生育,也担心时间久了妹妹如果不怀孕也就不再受宠。于是李园想办法做了春申君的家臣,先把妹妹献给春申君,让她怀上身孕。然后再说服春申君,将已经怀孕的妹妹进献给了楚王。楚王非常信任春申君,接纳了李园的妹妹,并宠幸她。随后,李园的妹妹生下了儿子,被立为太子。这个女人也因此做了王后,而李园也受到了楚王的重用。

李园担心春申君泄漏了这件事,又害怕春申君以后更加骄横,所以暗中养了一些敢死的武士,想杀了春申君灭口。春申君的门客中有个叫朱英的,知道了这些情况,就对春申君说:“世上有不期而至的幸福,也有不期而至的灾祸。同时,还有意料不到的人物。”春申君问他原因,朱英说:“考烈王死后你必将辅政,这就像历史上的周公一样,这就是不期而至的幸福。楚王死后,李园一定抢先入宫占据权势,杀了您灭口,这就是不期而至的灾祸。如果您让我担任郎中,我将在楚王死后、李园入宫时替您杀了他,这就是所谓不期而至的人。”春申君认为李园是个胆小软弱的人,没有采纳朱英的建议。朱英担心灾祸临身,就逃走了。

十七天后,楚王去世,事情果然如朱英所预料的一样,李园抢先入宫并埋伏下武士,春申君进宫时被武士杀死,而且全家都被诛杀。司马迁在给春申君写的传记最后评论说:“当初春申君智慧是多么高明。但是后来竟被李园控制,真是老了啊。常言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恐怕指的就是春申君失策没有听朱英的话吧。”


【词语当断不断】  成语:当断不断汉语词典:当断不断

猜你喜欢

  • 三已心

    源见“三已无愠色”。指不以一再罢官为意的情怀。唐张说《赠赵侍御》诗:“长沙?作赋,任道可知浅。请从三已心,荣辱两都遣。”【词语三已心】   汉语大词典:三已心

  • 视如敝屣

    《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敝屣(xǐ):破鞋子。意谓虞舜把国君的重位禅让给大禹,就像让出一双穿破的鞋子一样。即没有权势之欲。后取其比喻义,用来形容对某一事物的轻蔑。章炳麟《驳

  • 阮生车

    源见“哭穷途”。谓穷愁无出路。清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词语阮生车】   汉语大词典:阮生车

  • 夔一足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夔,尧(一说舜)时乐正。后

  • 绝冠缨

    同“大笑绝缨”。清唐孙华《次韵酬吴振西》:“谈笑不须论博局,诙谐一住绝冠缨。”

  • 起自东山

    源见“东山再起”。谓重新出仕。宋李廷忠《庆清朝.上楼大参》词:“天启重光,地钟上瑞,有人起自东山。”

  • 室如悬磬

    同“室如悬罄”。汉 焦赣《易林.乾之贲》:“室如悬磬,既危且殆,蚤见之士,依山处谷。”见“室如悬罄”。汉·司马徽《戒子书》:“闻汝充役,~,何以自辩?”【典源】《国语·鲁语上》:“齐侯见使者曰:‘鲁国

  • 安世补亡

    42` 《汉书.张安世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

  • 信越

    《史记.项羽本纪》:“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令而击楚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汉王)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

  • 折野梅

    同“折梅花”。唐杜甫《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诗:“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