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扬汤止沸

扬汤止沸

汉书.枚乘传》:“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指从锅中舀起开水再倒回去,想制止水的沸滚。后遂以“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国志.董卓传》“卓未至,进败”裴松之注引《典略》载卓表:“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清吴樾《意见书》:“满洲政府,实中国富强第一大障碍。欲救亡而思扶满,真是扬汤止沸,抱薪救火。”亦比喻暂时救急。《三国志.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遭乾坤之灵,值时来之运,扬汤止沸,使不燋烂。”清钮琇《觚賸.惠士陈言》:“以致鱼泣釜中,未见扬汤止沸;猿啼树里,更逢遭火烧林。”


并列 汤,开水;扬汤,从锅里舀起开水再倒回去。用扬汤的办法来制止沸腾。比喻方法不对,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语本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闽都别记》:“~,不如釜底抽薪,既晓以白制赤,还不知火之旺位加火!”△贬义。多用于暂时遏止问题的发生,或评论某种方法的不当。→抱薪救火 ↔釜底抽薪


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治标而不治本谓之 “扬汤止沸”。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扬汤”何义呢?

“扬”有 “举起”义。 《仪礼·大射》: “左执弣 ( fǔ,弓把中部) ,右执箫,南扬弓,命去侯。”郑注: “扬,犹举也。”

“扬汤”犹言 “举汤”,谓舀起。把开水从锅里舀起再倒回去,以不让它沸腾,这怎么能 “止沸”呢? 所以, “扬汤”是不能 “止沸”的,只有 “釜底抽薪”方可 “止沸”。因此,“扬汤止沸”用以比喻暂时救急而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之意。《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未至,进败。”裴松之注引 《典略》载卓表: “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及溺呼船,悔之无及。”即用其典。

此语今已为成语。


【词语扬汤止沸】  成语:扬汤止沸汉语词典:扬汤止沸

猜你喜欢

  • 扫庭

    同“犁庭扫穴”。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五》:“汉高、汉武两世雄主,不能逾漠扫庭,及宣 元不折一矢而呼韩稽首。”【词语扫庭】   汉语大词典:扫庭

  • 披云雾,睹青天

    披开云雾,见到青天。比喻驱开黑暗,见到光明。乐广,字彦辅,南阳清阳(今河南南阳市南)人,晋惠帝时官至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代王戎为尚书令。其婿成都王颖和长沙王乂有隙。长沙王乂执政,对乐广心怀猜忌,加上群

  • 日久见人心

    元.无名氏《争报恩》一折:“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因以“日久见人心”形容相处的时间长了,经历的事情多了,才能了解人的心地如何。《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假如王莽早死了

  • 乌焉亥豕

    见“鲁鱼亥豕”。

  • 出其不备

    同“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红楼梦》七三回:“黛玉笑道:这倒不是道家法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出其不备’的妙策。”述宾 犹“出其不意”。《红楼梦》73回:“黛玉笑道:‘这倒不是

  • 鲑三九

    源见“庾郎鲑菜”。指粗茶淡饭。形容生活清苦。宋岳珂《谢赵季茂海错二律》之二:“案鲑三九漫青韭,斗酒十千无白醪。”

  • 妙技屠龙

    源见“屠龙技”。形容本领高超。清石韫玉《折桂令.自题归来图》套曲:“一个个妙技屠龙,雄谈扪虱,壮志闻鸡。”

  • 郑公庐

    同“郑公乡”。宋苏轼《张文裕挽词》:“欲寄西风两行泪,依然乔木郑公庐。”

  • 芳草

    《楚辞》汉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见萋萋芳草,而思未归的王孙。后因以“芳草”为怀念友人的典故。唐.王维《送权二诗》:“芳草空隐处,白云系故岑。”杜牧《送友人游湖南诗》:“山密

  • 剪烛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清吴伟业《吴门遇刘雪舫》诗:“当时听其语,剪烛忘深更。”【词语剪烛】   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