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侥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祸之马也。”性是性命、生机的意思。伐性之斧,毁坏生机的斧头。后以伐性之斧喻指危害身心的事物。汉.枚乘《七发》:“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瘘之机…
憎:厌恶。达:显达。指诗文出色的人往往命运不好。唐.杜甫《天末怀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泪罗。”也作【文章憎命】。《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等到出榜之后,杨扬仁领出落卷来
自知德性、才学不够。《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晋.左思《咏史》:“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乃上疏请兵,曰:‘……昔魏绛列国大夫,尚能和辑诸戎;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乎。’”铅质的刀虽钝,但总能割一次。
表示梅花有凌霜傲雪的耐寒之性。语出毛泽东《冬云》:“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周代《晚晴小集.绿窗》:“梅花欢喜漫天雪,踏雪寻梅是一件雅事。”
源见“广陵散”。喻挚友去世。明 吴应星《哭陈元静》诗:“嵇弹应已绝,钟听若为孤。”
源见“陆凯传情”。表示对朋友或情人的慰问和思念。前蜀毛文锡《鞓红》词:“一枝折寄,故人虽远,莫辄使、江南信断。”
宋.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二:“鲁宗道以孤直遇主公家之事(注:即执政),知无不为,每中书罢归私宅,别居一小斋,绘山水,题曰‘退思岩’,独游其间,虽家人罕接焉。”又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卷十一“臣职”上“
同“卧薪尝胆”。唐刘长卿《登吴古城歌》:“越王尝胆安可敌,远取石田何所益?”
《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在伯父,(天子称同姓诸侯,诸侯称同姓大臣,均可称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源,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