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抱薪救火

抱薪救火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魏世家》载:战国时,秦国大败魏、韩、赵三国军队,魏将段干子很害怕,建议魏厘王将南阳割给秦国,厘王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时,主张联合六国抗秦的合纵派首领苏秦的弟弟苏代坚决反对割地事秦。苏代对魏王说:“且夫以地事秦,譬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代话的意思是说,用割地来讨好秦国,从而保存魏国,就如同抱起干柴去灭火,柴没有烧完,火也不会熄灭。后用“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灭灾祸,反而使灾祸扩大。

汉书.董仲舒传》:“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


见“负薪救火”。宋·王安石《上运使孙司谏书》:“常恐天下之势积而不已,以至于此,虽力挑之,已若无奈何,又从而为之辞,其与~何异?”


解释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以错误的做法去消灭祸患,反而使祸患扩大。

出处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公元前276年,魏昭王去世,他的儿子安釐王即位。三年之内,秦国攻占了魏国八座城池。第四年,秦国又打败韩赵魏三国联军,杀死十五万人。魏国将领段干请求再割让南阳,和秦讲和。安釐王自即位开始就一味妥协退让、割地求和,面对段干的请求,又准备同意。这时苏秦的弟弟苏代对安釐王说:“想得到印玺(升官)的是段干,想得到土地的是秦国。现今您让想得到土地的人掌管官印,让想得到官印的人掌管土地。这样,魏国的土地不丧失干净就不会完结。再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去救火一样,柴草不烧完,火就不会熄灭。”

近义火上浇油

反义釜底抽薪

例句

民间的疾苦,和老爷们半点不相干,这方面他们不仅麻木不仁,反而抱薪救火,这种官僚统治的危害简直太深刻了。


【词语抱薪救火】  成语:抱薪救火汉语词典:抱薪救火

猜你喜欢

  • 清漪

    同“清涟”。南朝 齐谢朓《泛水曲》:“日晚厌遵渚,采菱赠清漪。”【词语清漪】   汉语大词典:清漪

  • 视死犹归

    见“视死如归”。晋·葛洪《抱朴子·弭讼》:“夫不伏之人,~,血刃之祸,于是将起。”【词语视死犹归】  成语:视死犹归汉语大词典:视死犹归

  • 蚁斗牛

    同“蚁动牛斗”。宋杨亿《属病》诗:“目眩花成果,心惊蚁斗牛。”

  • 骑虎之势

    见“骑虎难下”。元·无名氏《连环计》4折:“俺吕布兄弟将董卓打上一拳,已做~,不两立了。”

  • 老氏训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指出:跑马打猎会使人心态发狂。故圣人治理天下,对游猎也是要力加

  • 天雨金

    《太平御览》卷八一一“珍宝部十”引《述异记》:“先儒说,禹时天下雨金三日。古诗曰:‘安得天雨金,使金贱如土。’周成王时,咸阳雨金。今咸阳有雨金原。秦二世元年,宫中雨金,既而化为石。汉惠帝二年,宫中雨黄

  • 卤莽灭裂

    《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陆德明释文:“郭云:‘卤莽灭裂,轻脱末略,不尽其分也。’”后以形容做事草率粗疏

  • 太仓稊米

    《庄子.秋水》:“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太仓,大谷仓;稊米,小米粒。后因以“太仓稊米”喻极渺小。唐白居易《和思归乐》:“人生百岁内,天地暂寓形

  • 雷轰碑字残

    同“雷轰荐福碑”。明周履靖《锦笺记.昼锦》:“本待个风便归程趱,倒讨得个雷轰碑字残。”【词语雷轰碑字残】   汉语大词典:雷轰碑字残

  • 灵犀心通

    同“灵犀暗通”。宋向子諲《梅花引.戏代李师明作》词:“要相逢,得相逢,须信灵犀中自有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