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自诒伊戚”。蔡东藩《唐史演义》84回:“唐至文宗之世,威柄已为宦官所握,文宗叹息流涕,自恨受制家奴,不如周赧汉献,情殊可悯,但亦未免~耳。”【词语自贻伊戚】 成语:自贻伊戚汉语大词典:自贻伊戚
源见“夸父逐日”。指古代神话夸父逐日、杖化邓林事。唐孟郊韩愈《纳凉联句》:“化邓渴且多,奔河诚已悫。”【词语化邓】 汉语大词典:化邓
同“莫邪”。铘,通“邪”。唐杨牢《赠舍弟》诗:“袖里镆铘光似水,丈夫不合等闲休。”【词语镆铘】 汉语大词典:镆铘
参见:颜阖凿培【词语凿培】 汉语大词典:凿培
同“羊续悬鱼”。明高启《追挽恭孝先生》诗之二:“堂静悬鱼绝,坟荒下马频。”
源见“季子貂敝”。指破旧的皮衣。多形容旅途或客居中处境困顿。唐骆宾王《宿山庄》诗:“拾青非汉策,化缁类秦裘。”【词语秦裘】 汉语大词典:秦裘
《史记.秦始皇本纪》:“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又《李斯列传》:“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
《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以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郭象注:“槁木死灰,言其寂寞无情耳。”槁:即古“枯”字。形如枯木,心如死灰。后因以“枯木死灰”形容对世事冷寞处之,不为外物所动,也比喻对世上的
《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后因用“习焉不察”表示习惯于某种事物而察觉不到其中的问题。宋张淏《云谷杂记.取进止》:“当栖楚待罪时,处分未出,其曰进止,
宋.朱熹《与刘子澄书》云:“近日因看《大学》,思得此意甚分明。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此典用为说话、写文章或做事,如同“八”字,撇、捺向两边打开一样明了,直接了当,毫无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