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捧腹大笑

捧腹大笑

此典指司马季主听宋忠、贾谊说话浅陋,不禁捂着肚子大笑不止。后以此典比喻遇到可笑的事而大笑不止。司马季主,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人。楚相司马子期后代,游学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卖卦卜测算吉凶祸福在东市。汉中大夫(掌顾问应对)宋忠、博士(掌通古今)贾谊二人到东市去观察有无人才。听到司马季主讲解阴阳吉凶之道,顺理成章,很是非凡,便对他说:“我们看先生样子,听先生谈吐,我辈后生小子私下观察当今之世,还未碰见过呢。先生目前为什么地位如此低微,为什么职业如此下贱污浊呢?”司马季主捂着肚子大笑不能止,说道:“看你们两位大夫好像是有道术之人,如今为什么见识如此浅陋、言辞这样粗野呢!先生们认为贤者是什么人呀?你们认为高尚是什么人呀?你们凭什么把长者视为卑下污浊?”然后说:“所以骏马不能和疲驴同驾一车,凤凰不与燕雀同为一群,而贤者也不跟不肖者同列相处。所以君子自处于卑下不显眼之地以避开凡夫俗子,自我隐匿以避开世俗伦常之羁绊,暗中观察天地人事万物之理以消除种种祸害,以明天性,助上养下,对世人功多利大而不求高官美誉。你们这些先生不过是些嘁嘁喳喳咬耳朵的人,哪里知道长者之道啊!”此典又作“捧腹”。

【出典】:

史记》卷127《日者列传·司马季主》3216、 3219、3220页:“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私下)观于世,未尝见也。今何居卑,何行之污(污秽。此指占卜职业被人看不起)?”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lòu漏,浅陋)也,何辞之野也!今夫子(对学者称呼)所谓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污长者(年高有德之人)?’‘故骐骥(骏马)不能与罢(pí皮,通“疲”)驴为驷(sì四,同驾一辆车之四匹马),而凤凰不与燕雀(泛指燕子、麻雀)为群,而贤者亦不与不肖者(品行不好之人)同列。故君子处卑隐以辟(bì避,通“避”)众,自匿以辟伦(人伦。旧时统治者宣扬人与人间之道德关系,以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为五伦),微见(暗中察见)德顺(天理人情和万物之理)以除群害,以明天性,助上养下,多其功利,不求尊誉。公之等喁喁(yǒng yǒng颙颙,低声说话,嘁嘁喳喳)者也,何知长者之道乎!’”

【例句】:

宋·苏轼《欲以石易画》:“二豪争攘袂,先生一捧腹。”


偏正 手捧着肚子大笑。语出《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蔡敦祺《林则徐》3章:“众人听白镕讲琦善的笑话,无不~。”△多用于表现人物笑态。→仰腹大笑 ↔嚎啕大哭


【词语捧腹大笑】  成语:捧腹大笑汉语词典:捧腹大笑

猜你喜欢

  • 移周鼎

    源见“九鼎沦泗”。谓国柄移迁。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纵未移周鼎,何辞免赵坑?”

  • 蒲鞭莫施

    源见“蒲鞭”。谓连蒲鞭也不要施行。劝人为政宽仁。唐吕温《道州将赴衡州酬别江华毛令》诗:“明朝别后无他嘱,虽是蒲鞭也莫施。”

  • 孙金

    源见“掷地金声”。用为孙绰的代称,亦用指文辞工丽的诗文。唐李商隐《祭长安杨郎中文》:“孙金卢米,百赋千诗;桂林昆峤,一片一枝。”【词语孙金】   汉语大词典:孙金

  • 恃才矜己

    恃:依赖、依仗;矜(jīn今):自夸。自恃才能、骄傲自负。又作“恃才扬己”。为《隋书》作者对隋炀帝的评价。隋炀帝的事迹参见“鱼贯而出”条。由于他在位期间仗恃国力富强,骄奢淫逸,不听劝谏,最后导致农民大

  • 焚草

    源见“焚谏草”。焚毁奏疏的草稿。指居官谨慎。亦借指奏疏。《宋书.谢弘徽传》:“〔弘徽〕每有献替及论时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词语焚草】   汉语大词典:焚草

  • 杵臼之交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东汉胶东人,字文父,官至辽东属国都尉)东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受雇佣为人舂米)。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东观汉记.吴祐传》所

  • 四铁御史

    明代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人。嘉靖进士。以行人(掌传旨册封等事)出劳王守仁军,遂执贽为弟子。后擢升为南京御史。他曾上疏揭发大学士张孚敬、方献夫,右都御史汪鋐三人奸状,触帝怒,下狱论死。朝审时要冯恩下跪

  • 铭鼎孔悝

    《礼记.祭统》:“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此卫孔悝之鼎铭也,古之君子,论譔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春秋时,孔悝为传扬其祖先之功勋,特将其功德刻于鼎上。后

  • 破屋见天

    《太平广记》卷十二《董奉》:“后忽大旱,县令丁士彦议曰:‘闻董君有道,当能致雨。’乃自斋酒脯见奉,陈大旱之意。奉曰:‘雨易得耳。’因视屋曰:‘贫道屋皆见天,恐雨至何堪。’令解其意。……”(出《神仙传》

  • 攀鸿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因以“攀鸿”喻志向远大。宋秦观《贺苏礼部启》:“叹刻鹄之未成,念攀鸿而何敢。”【词语攀鸿】   汉语大词典:攀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