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摧枯拉朽

摧枯拉朽

枯:枯草。朽:朽木。比喻轻而易举地摧毁腐朽的势力或事物,又作“摧枯折腐”。《汉书·异姓诸侯王表》说:“过去秦朝颁布的重重禁令,恰恰助长了反秦豪杰的力量,加速了自身的覆亡啊!因此,汉朝的创始人并没有尺寸的分封之地,但却凭着一柄剑的力量,在短短5年内就成就了帝业。这在历史记载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古代世事变革都是沿袭着先王遗业的准则,现在是秦朝的弊政造就了汉朝的兴盛。雕琢金石是很难奏效的,但摧毁枯草朽木却极易成功。”后以此典言腐朽势力极易摧毁,或比喻事情极易成功。

【出典】:

汉书》卷13《异姓诸侯王表》364页:“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杰而速自毙也。是以汉亡尺土之阶,繇(yóu尤,通“由”)一剑之任,五载而成帝业。书传所记,未尝有焉。何则?古世相革,皆承圣王之烈,今汉独收孤秦之弊。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唐·房玄龄《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宋·陆游《上丞相参政及宫观启》:“拉朽摧枯,竟为排陷;哀穷悼屈,孰借声光?” 元·脱脱《宋史·曹彬传》:“以国家兵甲精锐,翦太原之孤垒,如摧枯拉朽耳!” 民国·蔡元培《为罗文干遭非法逮捕案抗议宣言》:“所以革命军一起,袁项城一进京,清室就同‘摧枯拉朽’的倒了。”


并列 摧折朽枯的草木。比喻极容易办到。语出《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宋史·曹彬传》:“以国家兵甲精锐,翦太原之孤垒,如~尔。”△用于摧毁弱势之敌方面。 →势如破竹 ↔坚不可摧。也作“摧枯拉腐”、“摧枯折腐”、“拉朽摧枯”、“摧朽拉枯”、“摧枯振朽”、“拉枯折朽”。


【词语摧枯拉朽】  成语:摧枯拉朽汉语词典:摧枯拉朽

原作摧枯折腐。形容对方或某种事物已很腐败,极易摧毁。王莽末,上谷太守耿况遣子耿弇为使投降更始政权。南下途中,适逢王郎诈称成帝子刘子舆,起兵邯郸。耿弇随从人员以为刘子舆为汉室正统,欲就近投之。耿弇反对说:“刘子舆不过是疲惫之贼,最后逃不脱当俘虏的命运。我到长安后,向更始政权陈述我们兵马之盛,南下太原、代郡,不过几十天,归来后,再发动突袭消灭王郎乌合之众,就好象清扫枯朽的树木一样。”

【出典】:

后汉书》卷19第704页《耿弇传》:“……弇按剑曰:‘子舆弊贼,卒为降虏耳。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从太原、代郡,反复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例句】:

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晋书·苻坚载记》:“若摧枯拉朽,何足虑也。”


【词语摧枯拉朽】  成语:摧枯拉朽汉语词典:摧枯拉朽

猜你喜欢

  • 子夫入侍

    《史记.外戚世家》:“卫皇后字子夫,生微矣。盖其家号曰卫氏,出平阳侯邑。子夫为平阳主讴者。”“武帝祓霸上还,因过平阳主。……上(武帝)望见,独说(悦)子夫。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

  • 坠履

    同“坠屦”。《周书.韦敻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履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宋王禹偁《单州谢上表》:“仰穹旻而方类戴盆,遇庆赦而遽收坠履。”【词语坠履】   汉语

  • 幽闼

    指深闺。汉代张衡《西京赋》:“重闺幽闼,转相逾延。”【词语幽闼】   汉语大词典:幽闼

  • 仙人收箭

    源见“郑公风”。咏鹤。清吴伟业《题朱子葵鹤洲草堂》诗:“仙人收箭云归浦,道士开笼月满天。”

  • 冰洁玉清

    同“冰清玉洁”。《初学记》卷十七引《吴先贤传.故扬州别驾从事戴矫传赞》:“猗猗茂才,执节云停,志励秋霜,冰洁玉清。”见“冰清玉洁”。陆抗《吴先贤传赞·故扬州别驾从事戴矫赞》:“志励秋霜,~。”【词语冰

  • 萧墙祸起

    源见“祸起萧墙”。谓内部发生祸患。明无名氏《四贤记.允娶》:“好笑你这般偏僻,只恐怕萧墙祸起,镜台倾侧。”见“祸起萧墙”。《平妖传》:“真所谓机谋未就,怎知窗外人听。计策才施,却早~。”△贬义。多用于

  • 霜娥

    同“嫦娥”。宋黄裳《蝶恋花.月词》词:“俄落盏中如有恋,盏未干时,还见霜娥现。”【词语霜娥】   汉语大词典:霜娥

  • 焚玉

    源见“玉石俱焚”。指大火。南朝 宋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焚玉发昆峰,馀燎遂见迁。”

  • 抔土未乾

    谓陵墓之土还没乾。唐代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氏檄》:“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一抔( ㄆㄡˊ póu 掊):犹言一掬。以手掬物叫抔。

  • 橘中仙叟

    同“橘内仙翁”。清董以宁《百媚娘.弈棋》:“若是白头相守,应是橘中仙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