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擢发难数

擢发难数

擢(zhuó酌):拔。此典指须贾回答范雎(suī绥)说:拔光我的头发来一根一根地数我的罪恶也数不清。后以此典比喻罪恶累累,难以计算。战国时,魏人范雎随魏中大夫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范雎有辩才,派人送他金钱、礼物,范雎没有收下财物,引起须贾疑心。回魏国后,须贾向相国魏齐诬告范雎私通齐国,魏齐派人毒打范雎昏死,丢在厕所内。范雎醒来被人救出,更名张禄,经友人设法逃到秦国,秦昭王欣赏范雎才华,任命他为秦相国。后来,秦国准备发兵进攻韩、魏两国,魏安厘王害怕,派须贾出使秦国求和。须贾到秦国想先走相国张禄的门路,范雎改装和他见面,须贾询问守门人,才悟明秦相国张禄就是从前遭自己陷害几乎死去的范雎,当即脱去衣服,跪着爬进相府,向范雎请罪。范雎说:“你的罪过有多少?”须贾说:“拔光我的头发一根一根地数,还数不完我的罪过。”此典又作“擢发莫数”。

【出典】:

史记》卷79《范雎张泽列传》2414页:“范雎曰:‘汝罪有几?’曰:‘擢贾之发以续(数;查点;计算)贾之罪,尚未足。”

【例句】: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石勒载记上》:“擢将军之发不足以数将军之罪。” 宋·苏轼《到惠州谢表》:“方尚口乃穷之时,盖擢发莫数其罪。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可死之罪,擢发难数。”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72回:“秦桧之罪,擢发难数,诚能被施全捉住,生啖其肉,何快如之!”


其他 比喻罪恶多如头发,数也数不清。语本《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曰:‘汝罪有几?’曰:‘擢贾之发,以赎贾之罪,尚未足。’”《野叟曝言》72回:“秦桧之罪,~,诚能被施全捉住,生啖其肉,何快如之!”※发,不读作fā。数,不读作shù。△贬义。多用于描写罪行方面。→罄竹难书↔屈指可数。 也作“擢发莫数”。


【词语擢发难数】  成语:擢发难数汉语词典:擢发难数

猜你喜欢

  • 弃终?

    同“弃度关?”。清 黄鷟来《沈阳立春日感事述怀寄张四明西一百二十韵》:“乍忻为李御,敢学弃终?。”

  • 暇佚

    同“暇逸”。唐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刺史,守土臣,不可远观游;群吏,执事官,不敢自暇佚;惟司马绰绰可以从容于山水诗酒间。”【词语暇佚】   汉语大词典:暇佚

  • 为裘为箕

    源见“克绍箕裘”。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的事业。明李东阳《董公墓志铭》:“亦有良嗣,为裘为箕,公无憾哉!”并列 比喻子弟继承家业。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明·李东阳

  • 空桑生

    同“出空桑”。明宋濂《金华张氏先祀记》:“人非空桑而生,谁不本之于祖者。”

  • 孙登不语

    源见“苏门长啸”。谓以沉默示深意。唐元稹《放言》诗之四:“?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 绕朝谋

    源见“绕朝策”。指春秋 秦大夫绕朝向秦康公谏阻士会归晋的谋略。柳亚子《汉家行》:“秦庭倘用绕朝谋,桥陵应祝轩辕寿。”

  • 在栋

    《易.大过》:“栋隆之吉,不挠乎下也。”孔颖达疏:“以其能拯于难,不被挠乎在下,故得栋隆吉。”后因以“在栋”称美居高官尊位。汉蔡邕《汉太尉杨公碑》:“在栋伊隆,于鼎斯宁。德被宇宙,华夏以清。”【词语在

  • 咏絮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后以“咏

  • 竹林七子

    同“竹林七贤”。唐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夸?”【词语竹林七子】   汉语大词典:竹林七子

  • 流麦

    同“高凤漂麦”。唐韦应物《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诗:“流麦非关忘,收书独不能。”【词语流麦】   汉语大词典:流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