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人相轻

文人相轻

文选》卷五二,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后汉茂陵人,字武仲,博学能文)之于班固(后汉安陵人,字孟坚,九岁能属文,及长,博贯载籍,续其父班彪所著《汉书》),伯仲之间(即指在兄弟序次之间,不相上下)耳。而固小之(轻视傅毅),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所谓“文人相轻”,是指文人各以自己才学之所长,轻视他人之所短。这种风气,由来已久。这是知识分子中一种常见的弊病。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互相尊重,各以别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文人相轻》:“老是说着同样的一句话是要厌的。在所谓文坛上,前年嚷过一回‘文人无行’,去年是闹了一通‘京派和海派’,今年又出了新口号,叫作‘文人相轻’。”“但我们现在所处的并非汉魏之际,也不必恰如那时的文人,一定要‘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主谓 轻,轻视。文人自傲,互相轻视。语出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贬义。多用于形容知识分子中互相看不起。→自相水火 ↔互相标榜


解释轻:轻视。指文人之间相互轻视,彼此不服气。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曹丕既是一名政治家,又是一名文学家,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名篇。其中开篇即说道:文人之间相互轻视,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傅毅(字武仲)和班固一起编写史书,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然而一旦下笔写作就失去控制,不能自己停止。”人们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因此人们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方面来轻视别人所欠缺的方面。俗话说:“家中的一把破扫帚,也会当做千金宝。”这是看不清自己缺点的毛病啊!

曹丕在文章中继续说:当今的名流,即如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他们七人对于学问无所不懂,对于文辞出口成章,在文坛上各自驰骋、并驾齐驱,但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非常困难。因此有识之士能先审视自己然后衡量别人,这样才能免于文人相轻的毛病。

例句

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应当摒弃“文人相轻”的陈腐观念。


【词语文人相轻】  成语:文人相轻汉语词典:文人相轻

猜你喜欢

  • 封丸泥

    源见“泥封函谷”。谓守险拒敌。宋陆游《书悲》诗:“何当受诏出,函谷封丸泥。”

  • 金迷纸醉

    同“纸醉金迷”。《官场现形记》七回:“一霎时局已到齐,真正是翠绕珠围,金迷纸醉,说不尽温柔景象,旖旎风光。”阿英《“灯市”》:“金迷纸醉之中,同样的有无灯的人家,突不见烟的人家,遭受了灾荒的人家。”见

  • 思贾

    同“汉文思贾傅”。宋刘克庄《贺新郎.送黄成父还朝》词:“飞诏从天下。道中朝、名贤欲尽,君王思贾。”

  • 骑鲸手

    同“骑鲸客”。宋苏轼《明日复以大鱼为馈故复戏之》诗:“我是骑鲸手,聊堪充鹿角。”

  • 不谋而信

    见“不谋而合”。《战国策·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 卧理淮海

    同“卧淮阳”。唐刘禹锡《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行当衰暮日,卧理淮海边。”

  • 断烂朝报

    元脱脱等撰《宋史.王安石传》(卷三二七):“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晚居金陵,又作《字说》,多穿凿傅会,其流入于佛老。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

  • 平原痛饮

    同“平原十日饮”。元 萨都剌《送马伯庸子之京》诗:“平原痛饮如有神,醉吐不惜车中茵。”

  • 据鞍求用

    源见“马援据鞍”。表示老当益壮,思建功业。宋刘克庄《水龙吟.癸丑生日》词:“肯学痴人,据鞍求用,染髭藏老。”

  • 香兽

    《晋书.羊琇传》:“琇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后遂以“香兽”指用炭屑匀和香料制成的兽形的炭。唐孙棨《题妓王福娘墙》诗:“寒绣衣裳饷阿娇,新团香兽不禁烧。”【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