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武并用

文武并用

指陆贾回答高祖刘邦说:文治武功要合并运用。后以此典指既重文治,又重武功,两手并用。汉高祖刘邦初得天下,建立汉朝,不懂文治,儒生陆贾却经常在他面前称说《诗》、《书》。刘邦骂道:老子的天下是靠骑马打仗用武力得到的,要读什么《诗》、《书》!陆贾回答说:“您在马上作战取得天下,难道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且看商汤王、周武王以武力夺取天下,便顺应形势以文治巩固政权,文治武功合并运用,才是长治久安的办法啊!从前吴王夫差和智伯穷兵黩武以至败亡;秦朝使用严刑苛法不加改变,终于毁灭自己。当时假使秦朝统一天下以后,施行仁义,效法古代圣王,陛下又怎么能够取得天下?”此典又作“文武之道”。

【出典】:

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2699页:“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商汤王)、武(周武王)逆取而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春秋末期吴国国君,曾带兵攻越、败齐,与晋争霸,后被越国战败,自杀)、智伯(春秋末期晋国大夫,曾与韩、赵、魏三家瓜分范氏、中行氏土地,后又想灭赵氏,反被赵氏所灭)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指秦王朝。秦始皇祖先一支造父被封于赵城,因此姓赵。嬴姓与赵姓同祖先,故秦始皇嬴政也称赵政)。乡使(假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例句】:

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王导传》:“诚宜经纶稽古,建明学业,以训后生,渐之教义,使文武之道坠而复兴,俎豆之仪幽而更彰。” 唐·刘禹锡《上门下裴相公》:“夫异同之论,我以独见剖之;文武之道,我以全材统之;崇高之位,我以大功居之。”


主谓 既重视文治,又重视武功。语本《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且(商)汤、(周)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兼用,长久之术也。”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垂拱而治。”△褒义。多用于治国之道方面。→文治武功↔文恬武嬉


【词语文武并用】  成语:文武并用

猜你喜欢

  • 平阳客

    源见“平阳歌舞”。指贵戚的客人。唐陈嘉言《晦日宴高氏林亭》:“人是平阳客,地即石崇家。”

  • 玉笛山阳

    源见“山阳笛”。表示感旧伤逝之情。清袁枚《题沈凡民兰亭卷子》诗之一:“酒杯白社秋来忆,玉笛山阳雨后听。”

  • 骇人视听

    骇:惊,吓。使人非常震惊。又作“骇人听闻”、“骇人闻见”。出自隋王劭的事迹。王劭,见后“迂怪不经”条。据载,他所编的史书常常将一些重要事件与人物遗漏,专载一些无关宏旨的奇谈怪事,文词也十分粗俗,不伦不

  • 刘棉花

    刘吉(1427-1493年),字祐之,号约庵,博野(今属河北)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选庶吉士,进翰林修撰,累迁礼部左侍郎。成化(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十一年(1475年)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

  • 失足

    《礼记.表记》:“君子不失足于人。”即不失自己的本来面貌而屈从别人。后世“失足”则多指行为不慎,以至失败或堕落。如谚语“一失足成千古恨”。【词语失足】   汉语大词典:失足

  • 庄周梦蝶

    比喻生命变幻无常。从前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四处飞舞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庄周。不一会惊醒,一看自己还是庄周。弄不清楚究竟是自己作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作梦变成了庄周。【出典】:《庄子·齐物论》:“

  • 盎盂相击

    见“盎盂相敲”。《儿女英雄传》31回:“只就他夫妻三个这番外面情形讲,此后自然该益发合成一片性情,加上几分伉俪,把午间那番~化得水乳无痕。”【词语盎盂相击】  成语:盎盂相击汉语大词典:盎盂相击

  • 照雪

    源见“孙康映雪”。谓勤学苦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词语照雪】   汉语大词典:照雪

  • 宥坐敧器

    参见:敧器之侑

  • 忠贯日月

    忠诚之心上贯日月。形容忠诚至极。《新唐书.郭子仪传赞》:“子仪自朔方提孤军,转战逐北,谊不还顾……虽唐命方永,亦由忠贯日月,神明扶持者哉!”宋 刘炎《迩言》:“功盖天地,忠贯日月,进则毅然身任天下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