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

原指既有高深的知识,又有雅致的风度。后来常用于形容人举止斯文,态度闲雅。这是孔子对当时社会文人的一般要求。他认为,如果朴实超过了文采,不免陷于粗野;而文采超过朴实,则又陷于虚夸。朴实和文采配合得当,才可称得上是一位君子。

【出典】: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例句】:

唐·王勃《三国论》:“文帝富于春秋,光膺禅位,临朝恭俭,博览坟籍,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也。” 《古今杂剧》元《费唐臣贬黄州》三:“见如今御史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毛泽东选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主谓 彬彬,谐调配合。多用以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从容。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镜花缘》15回:“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极其清秀。”△褒义。多用于举止态度方面。→温文尔雅 彬彬有礼 温柔敦厚 斯斯文文 ↔袒裼裸裎 敞胸露怀暴戾恣睢。也作“彬彬文质”、“文质斌斌”。


解释文:文雅。质:朴实。彬彬:文质各占一半的形貌。形容文华质朴配合得宜,既有文采,又很朴实。后常用来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貌。

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教育自己的学生,做人要既文雅又朴实。他说:“如果过于朴实,使得朴实超过了文雅,就显得粗陋;如果过于文雅,使得文雅超过了朴实,则会显得浮华。只有文雅和朴实各占一半,配合得当,才是君子。”

孔子对于质和文的论述,其实涉及了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后代将其加以推广,应用到为人处世、撰文写作等许多方面,总体要求是内容要与形式配合得当,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称得上完美、完善。

近义温文尔雅

例句

新来的老师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文质彬彬的。


【词语文质彬彬】  成语:文质彬彬汉语词典:文质彬彬

猜你喜欢

  • 啸向苏门

    源见“苏门长啸”。指向山中长啸。清 杨潮观《穷阮籍醉骂财神》:“有时节悲来泪向穷途洒,有时节兴来啸向苏门外。”

  • 初平群羊

    源见“叱石为羊”。指传说中黄初平所牧羊群。宋黄庭坚《汴岸置酒赠黄十七》诗:“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 祁奚荐仇

    春秋时晋国的大夫祁奚公平无私,先推荐他的仇人解狐,后推荐他的儿子午的故事,当时人称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

  • 无是公

    同“亡是公”。清李渔《闲情偶寄.变调》:“此等破绽……明眼人遇之,未尝不哑然一笑,而作无是公看者也。”【词语无是公】   汉语大词典:无是公

  • 焚契市义

    源见“冯谖市义”。指烧毁债券买得人心。清周亮工《寿汪生伯六十序》:“焚契市义,排难解纷。”【词语焚契市义】  成语:焚契市义汉语大词典:焚契市义

  • 画鬼容易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所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也。’”俗

  • 处士梅

    源见“梅妻鹤子”。雅称梅花。元丁鹤年《樊口隐居》诗:“春深门巷先生柳,雪后园林处士梅。”

  • 甘之如饴

    《诗.大雅.绵》:“堇荼如饴。”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饴:麦芽糖浆。后因以“甘之如饴”比喻乐于承担艰苦的工作,勇于作出最大的牺牲。宋.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 身在江海,心驰魏阙

    《吕氏春秋.审为》:“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魏阙:指朝廷。意谓虽身不出仕为官,心却时刻念系朝政之事。唐.陈子昂《夏日晖上入房别李参军崇翮》:“余独坐一隅,孤愤五

  • 皋鱼之泪

    源见“风木之悲”。指父母亡故、不得奉养的悲伤之情。清钮琇《〈觚賸〉自序》:“旅食三年,不断皋鱼之泪;宦归千里,无馀刘宠之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