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齐福不齐

文齐福不齐

齐:全,备。 意谓文才出众而时运不济。语出元.王实甫《西厢记》四本三折:“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元.郑廷玉《金凤钗》一折:“我可甚金榜无名誓不归,争奈文齐福不齐,学了二十年则得半霎儿享富贵。”


其他 文才足够崭露头角,可是命运不济。元·王实甫《西厢记》4本3折:“你休忧‘~’,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描写文才好命运不佳。→命中注定命该如此


【词语文齐福不齐】  成语:文齐福不齐汉语词典:文齐福不齐

猜你喜欢

  • 关塞泥封

    源见“泥封函谷”。指用少数人把守住要塞关隘。卢前《折桂令.狮峰将台明傅友德讲武之所》曲:“指挥定边民多勇,更何须关塞泥封。”

  • 披羊裘

    《后汉书.逸民列传.严光》:“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后汉时,严光知道老同学刘秀做了皇帝,一定要派人找他,就改名换姓,隐居在富春江畔,披着老羊皮袄钓鱼。后因以“拥羊裘”为咏隐士之典。宋.王以宁《水调

  • 槐安国

    源见“南柯梦”。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中的虚构之国。寓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之意。元鲜于枢《困学斋杂录》引田时秀《感兴》诗:“百年身世槐安国,千古人情羹颉侯。”【词语槐安国】   汉语大词典:槐安国

  • 恨之入骨

    参见:恨入骨髓见“恨入骨髓”。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见侵者则~,剧于血仇。”【词语恨之入骨】  成语:恨之入骨汉语大词典:恨之入骨

  • 一饭千金

    指韩信年轻时贫困饥饿,曾得到一位老大娘分给饭食,以后韩信当楚王,报答这位老大娘一千金。后以此典比喻知恩必报;或比喻士人未遇时的贫贱生涯。韩信(?——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人。家贫无行,

  • 物以稀为贵

    《抱朴子.明本》:“然物以少者为贵,多者为贱”。稀:同希。“物以稀为贵”,意谓某种东西特别稀少,不易得到,人们便往往益加珍贵。鲁迅《藤野先生》:“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

  • 丁香结

    丁香的花蕾。唐代陆龟蒙《丁香》诗:“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常比喻愁思固结不解。唐代李商隐《代赠》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五代前蜀牛峤《感恩多》词:“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 吸露

    《楚辞.悲回风》:“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王逸注:“食霜露之精以自洁也。”后因以“吸露”喻高洁。唐刘知幾《思慎赋》:“气嘘霜而吸露,力转日而回天。”【词语吸露】   汉语大词典:吸露

  • 刻棘

    源见“棘端猴”。喻指徒劳无益之事。清沈炯《书怀》诗:“草《玄》字字翻成白,刻棘年年未类猴。”【词语刻棘】   汉语大词典:刻棘

  • 目耕

    读书努力,不因贫困而中止,就好象耕田一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下》:“王韶之家贫而好学,尝三日绝粮,执卷不辍。家人诮之曰:‘困穷若此,何不耕?’王徐答曰:‘我常目耕耳。’”明代毛晋有“目耕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