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斗酒彘肩

斗酒彘肩

参见“鸿门彘肩”。


【典源】《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 (ji) 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汉书·樊哙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楚汉相争时,项羽在鸿门设宴请沛公刘邦,计划在宴会上杀他。席上项庄拔剑起舞,想乘机刺杀刘邦,情势危急。张良至营门告诉樊哙,樊哙即持盾撞倒卫士闯入,目瞪项羽,怒发上指,项羽按剑戒备,问是谁? 张良说是刘邦的陪乘樊哙。项羽赐樊哙斗酒和生猪腿,樊哙一饮而尽,将猪腿放在盾上,用剑切着吃,并表示决不怕死 樊哙的言行震慑了项羽,使其谋害刘邦的计划未能实现。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言行豪壮,勇敢无畏。

【典形】 斗酒彘肩、鸿门一彘肩、咀彘肩、彘肩酒、割彘肩、噉彘肩。

【示例】

〔斗酒彘肩〕 宋·刘过《沁园春·寄辛承旨》:“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鸿门一彘肩〕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婷婷三尸队, 且噉鸿门一彘肩。”

〔咀彘肩〕 晋·潘岳《西征赋》:“樊抗愤以卮酒,咀彘肩以激扬。”

〔彘肩酒〕 宋·陆游《遣兴》:“壮心易尽彘肩酒,义气肯贪熊掌鱼。”


【词语斗酒彘肩】  成语:斗酒彘肩

猜你喜欢

  • 雁落惊弦

    源见“空弦落雁”。谓称赞箭法高明,善于用兵。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成皋尘起,广武烽然,麋兴丽箭,雁落惊弦。”

  • 张翰欲归

    同“张翰思归”。唐孟浩然《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诗:“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

  • 握蛇之价

    源见“隋侯之珠”。喻怀有非凡的才华,为无价之宝。《旧唐书.文苑传序》:“门罗吐凤之才,人擅握蛇之价。”

  • 舍其田而芸人之田

    芸:通“耘”,除草。 放弃自己的田去耕耘别人的田。 比喻人旷废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却去从事一些与己无关的事务。语出《孟子.尽心下》:“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清.达三《〈国朝宋学渊源记〉序》:“今世

  • 骍角

    《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何晏集解:“犁,杂文。骍,赤也。角者,角周正。中牺牲,虽欲以其所生犁而不用,宁肯舍之乎?言父虽不善,不害于子之美。”后因以“骍

  • 欹冠

    源见“独孤侧帽”。欹,歪斜。欹冠,侧戴帽子。形容风姿倜傥。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词:“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欹冠?”

  • 月扇

    源见“班姬咏扇”。指团扇。因班婕妤《怨歌行》中有“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之句,故称。北周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文弦入舞曲,月扇掩歌儿。”宋陆游《村居初夏》诗:“我有素纨如月扇,会凭名手作新

  • 楼前斩爱姬

    源见“蛾眉笑躄”。指美人遭受残害。唐罗虬《比红儿诗》之六十三:“陌上行人歌《黍离》,三千门客欲何之?若教粗及红儿貌,争取楼前斩爱姬!”

  • 张良烧栈

    《史记.留侯世家》:“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通镒),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

  • 长安不见

    同“长安远”。唐李白《登凤凰台》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