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无敌于天下

无敌于天下

原为孟子颂扬仁政之语,后则泛指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孟子认为,尊重和使用士人,发展工商,减免赋税等五项是衡量一个国君是否实行“仁政”的五项标准。他说,如果能做到上述五点,那么,邻国的老百姓便会对那里的国君象父母一样爱慕。假如别国要来进犯,也就好象带领他的儿女去攻打他们的父母一样。从有人类以来,是没有能够成功的。这样,在天下就没有敌手。天下无敌的人,就是上天派到下界的使者。要是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

【出典】:

孟子·公孙丑》上:“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例句】:

罗贯中《三国演义》64回:“(曹)操谓(张)松曰:‘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汝知之乎?’松曰:‘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操大怒。”


见“天下无敌”。


【词语无敌于天下】  成语:无敌于天下汉语词典:无敌于天下

猜你喜欢

  • 耆英会

    源见“洛阳耆英会”。指年高有德者的集会。鲁迅《花边文学.古人并不纯厚》:“广州开的耆英会,却明明收集过一大批寿翁寿媪,活了一百零六岁的老太太还能穿针,有照片为证。”【词语耆英会】   汉语大词典:耆英

  • 不唾

    参见:不唾井

  • 门闾之望

    《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后用“门闾之望”谓父母对子女的想望。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严君

  • 占鵩

    源见“贾生赋鵩”。泛指占问凶吉。宋孙觌《富阳道中》诗之二:“客舍休占鵩,蛮村欲馔蛇。”

  • 百二山河

    《史记.高祖本纪》:“田肯贺,因说高祖曰:‘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

  • 赏奇析疑

    欣赏奇文,共析疑难。晋陶潜《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并列 欣赏奇文并析其疑义。语本晋·陶潜《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柳亚子《〈胡寄尘诗〉序》:“海内贤达,不非吾说,相与激清扬

  • 榆瞑豆重

    《文选.嵇康〈养生论〉》:“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李善注:“《博物志》云:‘食豆三年,则三重,行止难。’又曰:‘啖榆,则瞑不欲觉也。’”后以“榆瞑豆重”谓身懒神昏。

  • 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

    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表示人要死得其所。语出《燕丹子》卷下:“闻烈士之节,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者,但问用之所在耳。”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芝、兰:俱香草名。芝,通“芷”。 好像进入种有芝兰的房间,时间久了也就不觉得芳香了。 比喻人受良好环境影响而逐渐与之同化。语出汉.刘向《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孔

  • 青缃

    同“青箱学”。南朝 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林钟六月》:“但某白社狂人,青缃末学。”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中垒父子,奕叶青缃。”【词语青缃】   汉语大词典:青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