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昆明劫灰

昆明劫灰

同“昆明灰”。元王士熙《骊山宫图》诗:“月中人去青山在,始信昆明有劫灰。”


【典源】 《三辅黄图·池沼》: 《关辅古语》曰:“武帝初,穿池得黑土。帝问东方朔,东方朔曰:‘西域胡人知。’乃问胡人,胡人曰:‘劫烧之余灰也。’”《初学记》卷七引晋·曹眄《志怪》云:“汉武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试问西域胡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外国道人入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胡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乃知朔言有旨。”晋·干宝 《搜神记》、南朝梁·慧皎《高僧传》 等亦载。

【今译】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挖到极深处时,底下不是土,尽是黑灰。大家都不能解释。武帝问东方朔,东方朔说:“我不清楚,可以试问西域胡人。”至后汉明帝时,有外国僧人前来洛阳,当时有人记起东方朔的话,就以黑灰事问他,胡人说:“经上讲,世界历劫毁灭时有大火焚烧,这些黑灰就是劫火烧后的余烬。”

【释义】后以此典借指兵火战乱后的遗迹; 或形容灾祸变乱、世事变迁。

【典形】辨沉灰、辨烧灰、池灰、汉凿昆明、灰劫、胡僧话劫灰、劫尘、劫后灰、劫灰、劫烬、劫烧之灰、昆池灰、昆池劫墨、昆明灰、昆明劫灰、寒灰劫尽、黑土成灰、昆明灰飞、昆明初劫、昆池劫灰、劫末成灰、劫石成灰、灰劫昆明、昆明劫、劫灰池、劫火烧。

【示例】

〔辨沉灰〕唐·宋之问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辨烧灰〕唐·苏味道 《和武三思于天中寺》:“砌古留方石,池清辨烧灰。”

〔池灰〕唐·任希古《和七月七日临昆明池》:“岸珠沦晓魄,池灰敛曙烟。”

〔汉凿昆明〕 南朝梁·江淹 《遂古篇》:“汉凿昆明,灰炭全兮; 魏开济渠,螺蚌坚兮。”

〔灰劫〕唐·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药囊亲道士,灰劫问胡僧。”

〔胡僧话劫灰〕唐·李商隐《寄恼韩同年》之一:“年华若到经风雨,便是胡僧话劫灰。”

〔劫尘〕清·钱谦益 《和盛集陶落叶》:“秋老种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劫后灰〕 清·秋瑾 《柬某君》之三:“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

〔劫灰〕 宋·王安石 《寄国清处谦》:“猿猱历历窥香火,日月纷纷付劫灰。”

〔劫烬〕 北周·庾信 《哀江南赋》:“谈劫烬之灰飞,辨常星之夜落。”

〔劫烧之灰〕《北齐书·樊逊传》:“昆地池黑,以为劫烧之灰; 春秋夜明,谓是降神之日。”

〔昆池灰〕清·纳兰性德《拟古》之二十八:“世事看奕棋,劫尽昆池灰。”

〔昆池劫墨〕清·王鹏运《莺啼序·秋感》:“最销凝,昆池劫墨,石鳞泣,秋棱荒水。”

〔昆明灰〕北周·庾信 《奉和阐弘二教应诏》:“无劳问待诏,自识昆明灰。”

〔昆明劫灰〕 清·黄景仁 《太白墓》:“长星落地三千年,此是昆明劫灰耳。”


【词语昆明劫灰】   汉语词典:昆明劫灰

猜你喜欢

  • 夷门道

    源见“侯嬴抱关”。侯嬴任守门吏之地。唐高適《古大梁行》诗:“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 骊黄牝牡

    同“黄骊牝牡”。明文徵明《跋米临禊帖》:“盖昔人论书,有脱墼之诮,米公得此意,故所作如此。观者当求之骊黄牝牡之外也。”见“牝牡骊黄”。明·徐复祚《投梭记·应聘》:“~谁能究,尘埃物色难参透。”【词语骊

  • 隐若敌国

    《后汉书.吴汉传》:“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侧足,因担心而不敢正面相向)。诸将见战陈(同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常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

  • 玉女窗

    《文选》卷十一东汉.王文考(延寿)《鲁灵光殿赋》:“神仙岳岳于楝间,玉女窥窗而下视。”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二《哀江南赋》:“西瞻博望,北临玄圃。月榭风台,池平树古。倚弓于玉女窗扉,系马于凤凰楼柱。

  • 向秀归来

    源见“山阳笛”。谓返回故里思旧。前蜀韦庄《鄠杜旧居》诗之一:“阮咸贫去田园尽,向秀归来父老稀。”

  • 指发

    同“怒发冲冠”。清夏燮《中西纪事.王廷兰致曾望颜信》:“提库中之国帑,惟有伤心;竖城上之白旗,能无指发?”【词语指发】   汉语大词典:指发

  • 便腹

    同“便便腹”。宋苏轼《宝山昼睡》诗:“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词语便腹】   汉语大词典:便腹

  • 谷变

    同“岸谷之变”。王闿运《罗季子诔》:“敬佩金音,长悲谷变。”【词语谷变】   汉语大词典:谷变

  • 孔雀东南飞

    孔雀:鸟名。头上有羽冠。雄鸟羽毛艳丽,可作装饰品。 孔雀向东南方飞去。 后用以比喻人材向东南地区流动。语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李鸿谷《给智慧出个“公道价”》

  • 燕昭市骨

    同“燕昭市骏”。《南史.郑鲜之传》:“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词语燕昭市骨】  成语:燕昭市骨